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和国成立 D.中华民国建立 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 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 材料反映的是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徐州会战 2 蒋经国在《 抗日御侮》 中写道: “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 日 军约达四个师团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的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 这表明 A. 百团大战在战略上有力的支持了 国民党正面战场 B. 此时的 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D.国民党正面战场阻止了日寇进攻 2 甲午战争时期,有人向日方提出,隶属广东水师的广丙号巡洋舰不属于北洋舰队,希望 日军能予归还。 这放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 A.关注北洋舰队的生死存亡 B.想尽快结束甲午中日战争 C.深爱民族国家并据理力争 D.缺乏民族国家的整体观念 2 1901年 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 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 这反映了清政府 A.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B.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C.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D.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2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 1919 年 5 月 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标。 ”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 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C.有利于中西 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2 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 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 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 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 这反映出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2 1937年 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 这反映了 争夺战略资源 2 19 世纪末 , 外资银行落户北京东交民巷。 1896年 , 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 :“西人聚举国之财 , 为通商惠工之本 , 综其枢纽 , 皆在银行。 ”上述言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列强已控制中国的政治中心 B、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列强加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中国半殖民地化最终形成 2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 ”最主要是指 , 发动鸦片战争 B. 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 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 提出 “ 修约 ” ,扩大市场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 3小题,第 29题 14分,第 30小题 10分,第 31小题 20分,共 44分。 ) 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 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