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人教版内容摘要:
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毛泽东 的 这首诗写 于( ) 26.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 “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 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 “ 读 到 ” 的历史是 ( ) ① 中华民国成立 ② 中共 “ 一大 ” 召开 ③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 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 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⑤ C.①③④ ⑤ D.②③④ ⑤ 27.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 “ 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 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个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 ( ) 2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9.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称 “老爷” 、与朋友照相 、休闲时看电影 30.作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的梦想是 “ 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 ”。 学成回国后,他用京张铁路圆自己的梦。 这里的 “ 他 ” 应是 ( ) 二、辨析题( 6分 ) 31.八年级( 1)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明 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你认为他的看法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 2小题,共 26 分, 32 题 14分, 33题 12分。 ) 32.( 14分) 以下是关于 辛亥革命的部分 材料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 革命。 ——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 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孙中山《政治遗嘱》( 1925年) 材料三 第 2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第。福建省厦门市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人教版
相关推荐
at is fully formed and fixed very early in life. It calls to mind old proverbs like “A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 and “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This perspective that our character
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 (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 B.秒表 C. 0~ 12 V的直流电源 D. 0~ 12 V的交流电源 17.在 “ 探究功与物速度变化关系 ” 的实验中,每次选取纸带后,我们应选取纸带上的哪些点来求小车的速度( )
b点的电势是 6V, d点的电势是 1V,如图 ,由此可知, c点的电势为 V。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4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8.( 8分)如图所示,把一带电量为 510 8C的小球 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量为 +410 6C 的带电小球 B 靠近 A
D. vB的速度始终不变 16.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 smv /20 的速度匀速运行。 t=0时,在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 t=2s 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u=, 2/10 smg 。 在 图乙中,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 vt图像正确的是 二 、实验探究题(每空 2分,共 24分,) 17. 某探究学习小组和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
2, )2e B. (ln2, 1)e C. [1, 1)e D. 2 1[1, )2e 第 Ⅱ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第 13题 —第 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 题 —第 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 1 5( 2)( 1)xx的展开式中,
镇”,有利于 ( ) A.降低运费和能耗 B.缓解交通压力 C.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D.降低工人工资 非选择题, 共 13 题(含选考题) 共 16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1 道为必考题,每道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4248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6. ( 2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