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D、 HCl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不会存在离子. 【解答】 解: A、因氯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7,故 A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是以 612C为标准进行计算的,故 B错误; 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在形成化合物时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镁离子,氯原子等到电子变为氯离子,故 C正确; D、因 HCl为共价化合物,则在 HCl中的电子式中不会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学生应注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形成的化 合物,离子化合物中有离子,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 8.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分析】 根据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可知,在周期表中的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来解答. 【解答】 解: A、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故 A错误;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 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故 B错误; C、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 C正确; 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都属于元素的性质,不能解释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学生明确原子的电子排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应熟悉元素的性质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9.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递变,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 Na、 Mg、 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C. N、 O、 F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 Li、 Na、 K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分析】 A、根据 Na、 Mg、 Al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 B、根据 P、 S、 Cl最外层电子数目 =元素的最高正价(氧、氟除外); C、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P、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解答】 解: A、 Na、 Mg、 Al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别为 1 1 1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3,逐渐 增多,故 A正确; B、 P、 S、 Cl最外层电子数目分别为 7,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 + + +7,故 B正确; C、 N、 N、 O、 F在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即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故 C错误; D、 Li、 Na、 K位于同一主族,电子层数分别为 2, 3, 4,依次增多,故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0.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 酸性: HClO4> HBrO4> HIO4 ② 碱性: KOH> Ca( OH) 2> Mg( OH) 2 ③ 稳定性: HCl> H2S> PH3 ④ 原子半径: Na< Mg< Al.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全部都正确 【分析】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解答】 解: A、非金属性: Cl> Br> 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ClO4> HBrO4> HIO4,故 A正确; B、金属性: K> Ca> M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KOH> Ca( OH) 2> Mg( OH) 2,故 B正确; C、非金属性: Cl> S> P,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Cl> H2S> PH3,故 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Na> Mg> Al,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熟悉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的比较方法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1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的 加入 【分析】 根据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解答】 解:因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因素.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要注意与外因的区别. 12.为降低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速率,可向溶液中加入( ) A.醋酸钠固体 B.浓盐酸 C.氯化钠固体 D.硫酸钠固体 【分析】 为降低反应速率,可减小氢离子的浓度、降低温度等,而增大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 加入醋酸钠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醋酸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降低,故 A选; B.加入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 B不选; C.加入氯化钠固体,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无影响,故 C不选; D.加入硫酸钠固体,会结合生成硫酸钙微溶物,包裹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利用制取二氧化碳,故 D不选;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信息中降低反应速率为解答的关键,明确常见影响因素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3.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可用某时刻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B.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C.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D.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可知化学反应进行的相对快慢 【分析】 A.化学反应速率只能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速率适用于溶液或气体; C.反应速率与反应现象没有直接关系; D.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解答】 解: 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 浓度的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反应速率,故 A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适用于溶液或气体,不适用于固体或纯液体,故 B错误; C。甘肃省武威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iled it as you said.” “ And 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water?’ “ I threw it away, of course.” answered the old woman. “ Now you may throw away the leaves,too.” said her son. 26. Most of the people in
What’ s your name? F. What color do you want? G. How much is it? 五、完形填空。 (每小题 1分,共计 10 分) My_______(1)is Lucy. I’ m a______ (2). I’ m______ (3). I’ m_______(4)now. My teacher is a______ (5). Her name
B. 自西南向东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东南向西 读 右图 “ 经纬网地图 ” 完成 22~24题 22.甲的经纬度是( ) A. (10176。 E , 50176。 N ) B. (100176。 W , 50176。 N ) C. ( 10176。 W , 70176。 N ) D. (100176。 E , 30176。 N ) 23.甲在乙的( ) A. 东南方向 B.
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要善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年文化的积淀,汉字、古诗等是无法用其他语言替代的,这说明( ) ,无需相互沟通 中华民族的深深烙印,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而应与世界接轨 分配制度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而基本分配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B.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分配制度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hem in my bedroom.” . spend . because . sat 50. A. excited B. surprised C. bored D. pleased 51. A. something wrong B. wrong something C. nothing wrong D. wrong nothing 52. A. who B. which C. whose D.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 一定 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一定同时受到墙的弹力和斜面的弹力 10.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物体质量 m= 20 kg, B物体质量 M= 30 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 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 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 250 N/m, A 与 B之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