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威戎中学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题新人教a版内容摘要:
在轨道 Ⅰ 上运动的周期 ( D) 在轨道 Ⅱ 上经过 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 Ⅰ 上经过 A的加速度 1 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 v- 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前 3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 2 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 3 s内与最后 2 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 3 s末至第 5 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二、实验题(共 16分。 其中 15题 6分, 17题 10分)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 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 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 0、 5 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 5 点到 0 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 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对应时刻小车的速度大小 v4= ________m/ 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________m/ s2。 1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 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 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 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为求得 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 )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 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 h D.弹簧的压缩量 △ x E.弹簧原长 L0 ( 2)用所选取的测量 值 和已知量表示 Ek,得 Ek= ______________ ( 3) 图( 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 s△ 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 h不变, m增加, s△ x图线的斜率会 _______(填 “ 增大 ” 、 “ 减小 ” 或 “ 不变 ” );如果 m不变,。甘肃省威戎中学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题新人教a版
相关推荐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 一定 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一定同时受到墙的弹力和斜面的弹力 10.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物体质量 m= 20 kg, B物体质量 M= 30 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 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 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 250 N/m, A 与 B之间、 B
hem in my bedroom.” . spend . because . sat 50. A. excited B. surprised C. bored D. pleased 51. A. something wrong B. wrong something C. nothing wrong D. wrong nothing 52. A. who B. which C. whose D.
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要善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年文化的积淀,汉字、古诗等是无法用其他语言替代的,这说明( ) ,无需相互沟通 中华民族的深深烙印,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而应与世界接轨 分配制度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而基本分配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B.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分配制度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功能。 31.( 10分) 1951~1952 年赫 尔希和蔡司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实验中,他们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分子,用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然后用标记好的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 男性正常 女性正常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1 2 1 2 3 4 Ⅰ Ⅱ Ⅲ 悬浮液放射性很高 被 35S标记的噬菌体外壳 菌。 最后,把受感染的细菌与噬菌体外壳分离。 过程与结果如下图
的一个根为 1,则 a的值为 . 12.两相相似菱形的相似比为 2:3,周长之差为 13cm,则这两个菱形的周长分别为。 13.已知43yx,则._____y yx 14.把一矩形纸片对折 ,如果对折后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 ,则原矩形纸片的长与宽之比为 . ,∠ AOB=30O,OM=6,那么以 M为圆心 ,4为半径的圆与直 OA的位置关系是_____. 16.等边三角形的内切圆半 径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也。 ( ) ( 3分) 以 . 当世之事 为坛而谋,祭 以 . 尉首 全 . 性命于乱世 全 . 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闻 . 达于诸侯 村中 闻 . 有此人,咸来问讯 . 表涕零,不知所言 有亭翼然 临 .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不 . 正确 . . 的一项是( )。 (2分 )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为出师北伐做了准备工作;而“南方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