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枣阳市20xx-20xx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在 冬季 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典型 植被 为常绿阔叶林 20. 该地河流 A.有结冰期 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 C.夏季含沙量最少 D.春、夏两 季汛期明显 “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风寒效应”是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下列关于水寒效应、风寒效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水寒效应”是通过潜热输送将热量释放到大气中,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B.“水寒效应”与“温室效应”一样,都是关注大气温度 C.“风寒效应”通过大气运动将身体周围热空气带走,体温并不一定降低 D.“风寒效应”与“水寒效应”一样,都会使 人 体温下降 22. 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身体潮湿时散失的体热比干燥时多,是 因为风寒效应在起作用 B.冲锋衣与羽绒服都能防寒,是因为克服了水寒效应 C.初到上海生活的东北人冬季会感觉更冷,是因为水寒效应 D.印尼坦博拉火山 1816 年大爆发致使当地这一年无夏天,是因为有风寒效应 23. 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4.如图所示,甲同学在教学楼前打扫卫生,将清 扫的纸屑在 P地点火焚烧,他发现燃烧的灰烬升腾后,不一会儿又回到了火堆。 乙同学在 Q处点燃纸堆,灰烬飘走后,并没有回到火堆。 下列关于材料的探究,不正确的是 ( ) A. P处形成的热力环流比 Q处明显 B. Q处有较明显的“狭管效应” C. P处这种现象夏季更明显 D. P处空气对流运动比 Q处明显 下面图 A是 2020年 5月 15日 14: 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B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5.图 A中,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 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 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 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 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26.图 B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 A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 ①―甲 B. ②―丙 C. ②―乙 D. ①―丁 2020年第 30号台风 “ 海燕 ”11 月 4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以强有力态势不断发展。 “ 海燕 ” 一路经过 3个国家,带来狂风骤雨,重创菲律宾,对我国和 越南有明显风雨影响。 下图为 第 30号台风 “ 海燕 ” 路径图( 11 月 4日~ 11日 16时)。 读图 完成 下列问 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