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xx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程子学了剪裁手艺,在丽京门下开了‚贵妃醉裁缝店‛。 每天接送梨 花白的是她师兄洛 半城。 老街人都说梨花白和她师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就是等不到他们结合的消息。 动乱的年月,剧团由造反派接管,梨花白被当成资产阶级的黑苗子遭受批斗,发配到街道去扫大街。 程子转着轮椅,找到‚靠边站‛的洛半城,说:‚我听着剧团里演李铁梅的那主嗓子不中,不洪亮。 英雄李铁梅声音不洪亮咋能鼓舞咱老街人们。 你和剧团头头说说,可以让梨花白伴唱,这也是接受改造,接受教育嘛。 ‛ 剧团头头觉得革命群众说得有理,就把梨花白抽回团里,在幕后为演李铁梅的演员伴唱。 老街人知道后,都去听梨花白唱戏,听戏的人多了,剧团头头 挺高兴。 中秋时节,梨花白发烧,嗓子不佳,她和剧团头头请假。 头头瞪着三角眼不允许 —— 中秋节快到了,要过革命化的中秋节,死了都要唱。 结果梨花白在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时,倒了嗓子。 剧团头头说梨花白故意破坏,还是想着那些才子佳人。 在戏园子的土台子上,不但批斗打骂梨花白,还要她把‚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唱一百遍。 梨花白直唱得气若游丝,昏死过去。 从医院出来,梨花白彻底失音,别说唱戏,说话都如蚊子嗡嗡。 洛半城气愤难平,把剧团头头狠狠揍了一通,从此不再唱戏。 一个艺人,不能唱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梨花白来到了洛 河边。 圆月朗朗,秋水依依。 梨花白的脚刚刚踏进河水,却听到洛河桥上传来《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竟然是程子。 梨花白哭倒在程子怀中。 动乱过后,梨花白又回到剧团,担任艺术指导。 她退休后常常推着程子去广场听大家聚会唱戏,两人真的是发如梨花。 又是一个中秋夜。 老街戏园子那座土台子上,梨花白和洛半城着装重彩,冰冷的月光下,演着《贵妃醉酒》。 台下没有观众,静静的场子里,只有一部空空的轮椅。 —— (选自《市井人物•出门是江湖》) 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程子专程等候梨花白并送她回家 ,一是因为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天又黑,他怕路上不安全,二是他想让梨花白给他唱一曲《贵妃醉酒》。 B. 城里的人都认为梨花白和她的师兄极为般配 ,但就是没有他们结合的消息,这是因为当时梨花白内心对程子十分愧疚。 C.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不多 ,但多次写到清幽的青石板路和冷冷的月光。 既渲染了气氛,同时也给小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D. 小说在刻画人物上主要是正面描写 ,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凝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 5分) “贵妃醉酒”出现了多次 ,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 6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 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16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 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仅 26岁的肖培根。 ‚那时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 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 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 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 500~ 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 70%~ 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 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 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 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 一个来自 ‚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 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 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 年 3 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 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 200多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 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 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 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 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 南合作的典范。 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 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等也找到了代用品。 上世纪 50 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 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 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 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 ‚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 多规律性的东西来。 ‛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 1978年 , 《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 1 期第 1 至第 5 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 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 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 50多个国家和地 区 , 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 激情 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 , 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 系统论 述和介绍。 (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人生的若干传奇经历,描写他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中药资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年仅 26 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 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中药普查时要以 500~ 600 种常用中药为侧重点,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 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肖培根很有大将风范,他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