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②④ 29.塑料袋的发明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也带来了污染。 “限塑令”在我国实施七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 为减少使用塑料袋产生的污染,多地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试图破解塑料袋的难题。 这说明 ①塑料袋的发明有利有弊,“限塑令”不适合我国国情 ②对塑料袋污染的治理要形成长效机制不可能一蹴而就 ③治污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应随社会的发展而适时调整 ④使用“环保袋”推行“禁塑令”可以彻底解决此难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科幻迷,也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科幻的魅力在于其 ①具有独立性,能够离开科学事实而存在 ②具有创造性,基于并超越了科学事实 ③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再现真实的客观世界 ④能激发更多的人去探究未来客 观世界的欲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 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40分) 31.( 10分)材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 2020 年 3 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32.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我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提法。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 平。 “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提出“民富国强”。 由以 往 “国富优先”观念向“民富优先”观念的转变,将进一步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20 年 12 月 19 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分配思想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如何坚持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的。 ( 12分) (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分配思想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原因。 ( 6分) 33. 材料一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的产品被视作时 尚的象征。 他领导的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 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 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开发的 ipad 产品,四个按键就能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 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 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 ( 1)结合材料一,分析奥巴马评价 “ 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 ” 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 6分) 材料二 :细节决定成败。 为了重新设计 OS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几乎把鼻子都贴在电脑屏幕上,对每 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说:“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 有人评论:“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才是乔布斯的成功秘诀。 ”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唯物辩证法联系的知识分析乔布斯成功的秘诀。 ( 6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态度的变化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②当选;①错误,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如实的正确反映;③当选,材料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④不选,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统一,说反了。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D 【解析】 试题分析: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对未来世界的预言,说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故入选。 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语言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故入选。 ①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意识来源于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是人脑的主观想象,故排除。 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语言并不是如实地反映了社会发展,故排除。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3. A 【解析】 试题分析: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科学家制造人造树叶,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故入选。 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能源缺乏科学家 制造出人造树叶,说明认识的发展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故入选。 ①选项观点题意不符,科学家从植物光合作用获得灵感制造人造树叶,并不表明认识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故排除。 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实践的能动性并没有改变世界的物质性,故排除。 考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D 【解析】题意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实践检验的结果,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 ②③ 符合题意。 ①④ 与题意无关。 5. D 【解析】漫画表明,鱼儿的想法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所 以才会苦恼。 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道理。 ①③ 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表明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④ 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题意。 6. B 【解析】材料中分析了在不同的地点由于地球自转,洗澡水漩涡朝不同方向旋转,说明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具体的,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故 ③④ 正确。 真理发展的基础应该是实践。 故 ① 表述错误。 真理与怀疑不可能共同发展,故 ② 表述错误。 7. D 【解析】无针头注射器的出现是由于病人的需求,经过研究人员研发而成,说明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实践是直接 现实性活动。 故选择 ①③。 认识源于实践,但不是所有的认识都对实践起促进作用,故 ② 错误。 ④ 材料没体现。 8. B 【解析】材料表明,不同时期,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不同,都与当时的实践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体现了人类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故 ② 符合题意。 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人们认识月球不断提供新的工具,从而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发展,故 ③ 符合题意。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而不是相反,故 ① 表述错误。 人类实 践活动的水平决定认识的能力和水平,故 ④ 错误。 答案 B。 9. B 【解析】材料表明,随 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火星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发展,故 ②③ 符合题意,① 与题意无关。 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 ④ 表述错误。 选 B 10. C 【解析】试题分析:该观点表明,行能够加深对知的理解,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③ 都体现了实践是推动认识的发展,符合题意。 ① 是发展的观点、 ④ 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都不符合题意。 选 C 11.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确定了研究方法、步骤及时间进度”是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的表现;“四类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强调了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即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选 D。 材料 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无关;和前进性与曲折性无关。 故答案选 D。 考点:。湖北省枣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程子学了剪裁手艺,在丽京门下开了‚贵妃醉裁缝店‛。 每天接送梨 花白的是她师兄洛 半城。 老街人都说梨花白和她师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就是等不到他们结合的消息。 动乱的年月,剧团由造反派接管,梨花白被当成资产阶级的黑苗子遭受批斗,发配到街道去扫大街。 程子转着轮椅,找到‚靠边站‛的洛半城,说:‚我听着剧团里演李铁梅的那主嗓子不中,不洪亮。 英雄李铁梅声音不洪亮咋能鼓舞咱老街人们。
第 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0分) 31.( 20分)下图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 M、图 N分别为上图中 M、 N地的气温曲线一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比较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相同之处。 (8 分 ) ( 2) 运用地理环境整 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6分 ) ( 3) 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
示】本题易由于作图时没有去掉 (1,0)点 ,而误选 B. 6.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 AB= 1, 2 , 3 1, 2 , 4 {1, 2 }, 选 C . 考点:集合的运算 7. C 【解析】略 8. D 【解析】略 9. C 【解析】 试题分析: 3( ) s in 2 c o s 22f x x x ,故 .函数 ()fx是
k=1, ∴ y随 x值的增大而增大. ∵ x1< x2, ∴ y1< y2.故答案为: < . 考点:一次 函数的性质 . 17.如图,在矩形 ABCD中, AB=3, AD=5,点 E在 DC上,将矩形 ABCD沿 AE折叠,点 D恰好落在 BC边上的点 F处,那么 cos∠ EFC的值是 35 . 【答案】 35.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翻转变换的性质得到 ∠ AFE=∠
光的温度,虽然安静,却在隐谧地成长。 ” 诗人用灵动的文字,描绘了植物的生理作用。 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6分) ( 1) 大树根系的吸水主要由根部根尖的 区来完成,水 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 来完成的。 ( 2) 1公顷阔叶林,每天吸收 约 1吨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约 ,这是树林进行 的结果。 一棵树从种子到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空气 中的。 ( 3)
90 年的人生之路是极不寻常的,既有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饱受屈辱的 “文革 ”时期。 他去世后,墓碑上的四个大字 “天地悠悠 ”耐人回味。 9. 作为一 代 学人 , 余冠英的一生和时代紧密相连 , 他的身上体现出哪些值得你去学习的精神品质。 (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 题。 张子良, 字 汉臣,涿 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