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内容摘要:
四.(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满分 16 分) 5,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点 E、 F 为 BD上 的点, AE∥ CF,试判断线段 BE+EF=DE 是否成立。 并说明理由 . 6,在梯形 ABCD 中, AB∥ CD, BD⊥ AD, BC=CD, ∠ A=60176。 ,CD=3cm. (1)求∠ CBD 的度数; (2)求下底 AB 的长 . 五、(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满分 20 分) 19. 小李家离某书店 6 千米,他从家中出发步行到该书店,由于返回时步行速度比去时 步行速度 每小时慢了 1 千米,结果返回时多用了半小时 ,求 小李去书店时的 步行 速度. 20. 如图,点 O 是⊿ ABC 内任意一点, G、 D、 E 分别为 AC、 OA、 OB 的中点,F 为 BC 上一动点,问四边形 GDEF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 若可以,指出 F 点位置,并给予证明 . 图 5BACDEF B C A E G D F 六、(本题满分 12 分) x的方程 24 4 ( 2 ) 0k 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1)求 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 k,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 0?若存在,求出 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七、(本题满分 12 分) ,△ ABC 中 ,已知∠ BAC= 45176。 , AD⊥ BC 于 D, BD= 4, DC= 6, 求AD 的长 . 小萍同学灵活运用轴对称知识,将图形进行翻折变换,巧妙地解答了此题 . 请按照小萍的思路,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以 AB、 AC 为对称轴,画出△ ABD、△ ACD 的轴对称图形, D 点的对称点为 E、 F,延长 EB、 FC 相交于 G 点,证明四边形 AEGF 是正方形; (2)设 AD=x,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 x的方程模型,求出 x的值 . 八、(本题满分 14 分) 2某种产品的年产量不超过 1000t。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相关推荐
B. 13cm C. 113cm D. 38cm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 别为 1m 和 2m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1k 和 2k ,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多少。 A A A A A A 1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参考答案 课时训练中的习题均精挑细选
力的 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一人在井下站在吊台上,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拉绳把吊台和自己提升上来。 图中跨过滑轮的两段绳都认 为是竖直的且不计摩擦。 吊 台的质量 ,人的质量为,起动时吊台向上的加速度是 ,求这时人对吊台的压力。 ( ) [来源 :学 .科 .网 ] 30176。 参考答案 [ 来源 : 学科网 ] 【答案】 AB
受合外力的最大值是( ) 图 3— 3— 4 A . 3N B . 2N C . 4N D . 5N F在时间 t内使质量为 m的物体移动距离 s,那么 2m 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2m 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2m的物体移动相同的距离 3— 3— 5 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大限度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速度变小 ,速度变大
加 D.轮船排开 水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载货量可以适当增加 23.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甲球浮在水面上,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烧杯的总质量哪个大 ( ) A.放甲球的烧杯最大 B.放乙球的烧杯最大 C.没放球的烧杯最大 D.三个烧杯一样大 三、实验探究题 (第 2 25 题 8 分,第 26 题 4 分,共 20 分 )
( ) 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 被除数的末尾有 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 0。 ( )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 垂直。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下 面 各 数 中 , 一 个 零 也 不 读 的 数 是 ( )。 A、 3000500 B、 3005000 C、 3050000 由 4 个一百万, 4 个千, 4 个一组成的数是( )。 A
确测量应选方案 (选填“ a”或“ b”)。 24.( 13分)如图所示,公路上有一辆公共汽车以 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平稳停靠在站台,在距离站台 P左侧位置 50m处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同时一个人为了搭车,从距站台 P右侧位置 30m处从静止正对着站台跑去,假设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4m/s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人和车到达 P位置同时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