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xx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丙两细胞都 可能 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中的 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27. 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是 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 受 粉的植物 B.先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D.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8. 某种动物的体细胞内有 24 条染色体,这种 动 物的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有着丝点 A. 6个 B. 12 个 C. 24 个 D. 48 个 29.下图为 某 病的系谱图 (致病基因不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 Ⅰ 3 为纯合子,则下列判断 不 正确的是 A. Ⅱ 6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B. 该病不可能是 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Ⅲ 10与 Ⅰ Ⅱ 7的线粒体 DNA序列 可能 相同 D. Ⅱ 6与该 病基因携带带者 结婚 , 所生男孩患该病的概率是 1/8 30.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 “ 演绎 ” 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 1: 1 C.由 F2出现了 “3 : 1” 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 1: 1 31. 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 S元素 C. 格里菲思的实验得出转化因子可以是 DNA分子 D. T2噬菌体内,由碱基 A、 C、 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 只 有 3 种 32.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 32P标记及氨基酸被 15N标记的细菌内,连续繁殖三代,含有 32P和 15N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 A. 100%、 100% B. 25%、 50% C. 50%、 50% D. 25%、 0 33.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待测 DNA分子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物质标 [记,如果能与芯片上的单链 DNA探针配对,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出现 “ 反应信号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 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C. “ 反应信号 ” 是由待测 DNA分子 两条链均能 与放射性探针结合产生的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 以检测待测 DNA分子,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4. 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 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90%。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C.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35.假如检测某 DNA分子得知碱基 A的比例为 x%, 又知该 DNA的一条链所含的碱基中 y%是 鸟 嘌呤 , 以下推断正确的 有 A. DNA分子中 碱基总数量为 x/y B. DNA分子中 碱基 U的数目为 x% C. 另一条链中 鸟 嘌呤 是( 1 x% y%) D. DNA分子中 碱基 C的比例为 50%x% 36.下列关于双链 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 :学科网 ] A.某 DNA分子含有 500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有 4500种 B.若质粒含有 2020个碱基,则该分子同时含有 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某 DNA分子内胞嘧啶占 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 25%~ 50% D.某 DNA分子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