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xx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 R2 与 R4串联后与 R3并联,再与 R1串联,电容器与并联部分并联; A、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板间场强向下,质点处于平衡状态,则知受到的电场力向上,故液滴带负电.故 A 错误. BC、滑片向 a 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增大, R1 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并联部分电压增大;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质点所受的电场力增大; 则质点将向上移动; 因并联部分电压增大,则 R3 中的电流增大,而干路电流减小,故电流表中的电流减小; R1两端的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并 联部分电压增大,即 R2与 R4两端的总电压增大; 而由于电流表示数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 R2两端的电压减小,故 R4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故 B 错误, C 正确; D、开关 S 断开,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 板间场强增大,受到的电场力变大,质点 P 将向上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计 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分. 6.如图所示,发射升空的卫星在转移椭圆轨道 Ⅰ 上 A 点处经变轨后进 入运行圆轨道 Ⅱ . A、 B 分别为轨道 Ⅰ 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则卫星在轨道 Ⅰ 上( ) A.经过 A 点的速度小于经过 B 点的速度 B.经过 A 点的动能大于在轨道 Ⅱ 上经过 A 点的动能 C.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 Ⅱ 上运动的周期 D.经过 A 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 Ⅱ 上经过 A 点的加速度 【考点】 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 卫星在轨道 Ⅰ 上由 B 运动到 A,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即可比较出 A、 B 的速度;比较加速度只要比较所受的合力(即万有引力);从轨道 I 上的 A 点进入轨道 Ⅱ ,需要加速,使得在该点万有引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做离心运动. 【解答】 解: A、由 B 运动到 A 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的,所以经过 A 点的速度小于经过 B 点的速度,故 A 正确; B、同在 A 点,只有加速它的轨道才会变大,所以经过 A 点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Ⅱ 上经过 A 点的动能,故 B 错误; C、轨道 Ⅰ 的半长轴小于轨道 Ⅱ 的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在轨道 Ⅰ 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 Ⅱ 上运动的周期,故 C 错误; D、根据 a= ,在轨道 Ⅱ 上经过 A 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 Ⅰ 上经过 A 的加速度, 故 D 正确 故选: AD 7.某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如图所示,经理想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输送,最后经理想变压器降压后输送给 用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500 V B.用户获得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 C.若增加用户用电负载的数量,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将增加 D.若增加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将减小 【考点】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电功、电功率;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分析】 根据图象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周期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可求出其瞬时值的表达式以及有效值等.同时由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 【解答】 解: A、由图象可知交流电的 最大值为 Um=500V,因此其有效值为U= ,故 A 错误; B、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可知, T=2 10﹣ 2s,故 f= =50Hz,故 B 正确; C、若增加用户用电负载的数量,当总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 P=I2R 知损失功率增大,故 C 正确; D、增大升压变压器原线圈匝数,输出电压减小,损失的功率为 ,损失功率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 BC 8.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 O 点,另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将小球拉至 A 点处时,弹簧恰好无形变.现将小球从 A 点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到 O 点正下方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v. A、 B 两位置间的高度差为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由 A 到 B 的过程中,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为 mgh B.由 A 到 B 的过程中,小球重力所做的功为 mgh C.由 A 到 B 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mgh﹣ mv 2 D.小球到达 B 点处时,其加速度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考点】 功能关系;弹性势能. 【分析】 小球在下降 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由重力做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由弹簧弹力做功量度弹性势能的变化.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求小球到达 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根据向心力知识分析小球到达 B 点处时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 解: AB、小球由 A 到 B 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mgh,其重力势能减少mgh.在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小于 mgh,则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小于 mgh.故A 错误, B 正确.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mgh=△ E 弹 + mv 2,所以弹性势能增加 量 △ E 弹 =mgh﹣ mv2,故 C 错误. D、小球到达 B 点处时,若弹簧的弹力小于小球的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若弹簧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 D错误. 故选: B 9.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 M、 N 分别固定在 A、 B 两点, F 为 AB 连线中垂线上某一点, O 为 AB 连线的中点.且 AO=OF, E 和 φ 分别表示 F 处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将某试探负点电荷由 F 处静止释放时,其电势能和加速度大小分别用 ε和 a 表示,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若将负点电荷 N 移走,则( ) A. E 不变 B. φ 升高 C. ε变小 D. a 变大 【考点】 电场的叠加;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分析】 首先根据场强叠加原理求出电场强度;然后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场线及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得到电势的大小;再由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得到电势能;最后,由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然后进行比较. 【解答】 解:令电荷 M、 N 都存在时为状态 1,各物理量用下标 1 表示;只有电荷 M 时为状态 2,各物理量用下标 2 表示; A、状态 1 时,电荷 M、 N 对在 F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都为 E0,两者相互垂直,根据电场叠加定理可得:合场强 ,方向水平向右;状态 2 时,电荷 M 在F 处的电场强度也是 E0,方向沿 AF 连线方向;所以若将负点电荷 N 移走,则 E改变,故 A 错误; B、状态 1 时,易知在 AB 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处处水平向右,所以,中垂线为一条等势线,所以, φ1=0;状态 2 时,只有正电荷 M,所以 φ2> 0;可得:若将负点电荷 N 移走,则 φ 升高,故 B 正确; C、电势能 ɛ=qφ,所以 ɛ1=0, ɛ2< 0,所以 ɛ变小,故 C 正确; D、 F=qE, ,试探电荷 q, m不变,所以 a 变小,故 D 错误. 故选: BC. 三、简。江苏省镇江市20xx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采取支持、鼓励、 引导的方针 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购买方式 ⑤马云淘宝已经越来越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等起着关键性作用。 A.①② 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020年 9月,全国 31 个省份均已出台各自的户改方案,且全部取消农业户口
放的位置不变 ,调整挡板位置 ,重复以上操作 ,直到 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降的高度 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间的高度差 h和滑块沿斜面运动的位移 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 (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__________.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____.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性染色体数都是相同的 ③ 正常情况下,男性某细胞内可能不含 Y 染色体 ④ 正常情况下 ,女性某细胞内可能不含 X 染色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6. 右 图是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 DNA含量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 cd期的细胞都含有 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13— 16题。 ( 10 分) 文化综艺需要因势利导 陈光宇 ①最近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 为什么《朗读者》会火。 笔者认为,《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②可以说,《朗读者》《见字如面》《非凡匠心》《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
入 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 25000多人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答案】 C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15.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这一法案的通过 ,预示着英国 A.内战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光荣革命结束 D.确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 D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20.下列有关运动电荷和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对它们的作用力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21.一质量为 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 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 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g取 10m/s2) A.手对物体作功 10 J B.合外力对物体作功 12 J C.合外力对物体作功 2 J D.物体克服重力作功 5 J 22.质量为 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