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xx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_____ cm。 甲 乙 三、解答题(本题共 9小题,计 51分,解答、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 21.( 6分)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 1) 图甲中 一束光射入水中,照亮了水底的鹅卵石.请画出该束光在水面处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 2)图 乙 中 物体沿斜面下滑,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 G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F的示意图 . ( 3) 图 丙 ( a)所示为市民在公园锻炼上肢力量的画面。 该器材相当于一根杠杆(杠杆自重不计),图 丙 ( b)为其简化图,锻炼时手在 B点用力向上举手柄将 A点的配重抬高,达到锻炼上肢的目的。 请在图 丙 ( b)中画出动力臂 L阻力 F2。 丙 22. ( 6分)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实验过程 中,依据观察到的 __________ 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 ( 1)图乙是实验第 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 90 92 94 96 97 99 99 99 99 ( 2)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 3)则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个标准大气压。 (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 _____ (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当停止加 热时,观察到 ,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收热量。 23.(4分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 1)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和光屏,使两者的中心大致在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_上。 ( 2)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其中 ________遵循此成像规律。 ( 3)若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人眼观察到放大的像,现 将 光屏 放在虚线的 位置 , 人眼观察到烛焰 的 像 ( ) A. 成在光屏上 B. 没有变化 C. 会消失 24. (4分 ) 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 1)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0g;②取适量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③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V,如图乙所示。 甲 乙 丙 则牛奶的质量 m=________g,密度ρ =__________g/cm3. ( 2)小华认为小明的方案存在一定的误差,于是她找来了量程 为 50mL的 一支注射器( 如图丙所示 ),利用天平就完成了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排尽了空气的注射器,先吸入 V1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质量 m1;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小华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并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 =_______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达 ) 25. (5分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 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 a、 b、 c。 ( 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xx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试题
相关推荐
g the truth D. he did not believe Nina had a good music teacher 33. When Nina walked to stage, her face was hot and her hands were cold. That’ s because she was . A. very excited B. badly ill C. too
中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 如 图乙 所示 , 画出光线 a和 b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3) 如 图 丙 所示 , 一束光射向玻璃砖,经过两次折射后恰好经过 A、 B两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大致传播路径. 平面镜 A B C D O N 入射光 第 17 题图 55176。 空气 水 界面 第 18 题图 20.( 10 分)在探究 “ 石蜡和冰熔化的温度变化规律 ” 及 “
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 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作用点在桌面上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与木块 所受的重力 保持平衡 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刹车后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x=24t– 3t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汽车在做减速运动,运动的加速度 大小 为 3m/s2 B. 第 1s末物体的速度为 18m/s C.
入园时,游客带着对江南风光的回忆和想象,一番游览、一一亲见之后,出园时,就只会在心中默念,这,就是江南。 9.文中画线句“对面墙下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 还有苍劲古朴的龙爪槐和体态多姿的太湖石假山。 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 ”意在说明江南园林的什么特征。 ( 2分) 10.选文第④、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 3分)
▲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11~ 18题。 ( 20分) 江南暮春 清明风俗 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 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 【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 】 《孝经纬》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 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古人对于“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无论是载人航天还是高速铁路,无论是国防科技还是民生工程,无不彰显科技创新 的力量。 这是因为 (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当前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