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xx高考物理考前综合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所以液体表面 具有收缩的趋势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 A到 B状态变化的过程 ,已知气体状态 A 参量为 pA、VA、 tA,状态 B 参量为 pB、 VB、 tB,则有 pA (填 “”“=”或 “”) A 到 B过程气体内能变化为 ΔE,则气体吸收的热量 Q= . (3) 冬天天气寒冷 ,有时室内需要加温 .如果有一房间室内面积为 m2,高为 m,室内空气通过房间缝隙与外界大气相通 .开始时室内空气温度为 0 ℃ ,通过加热使室内温度升为 20 ℃ .若假设上述过程中大气压强不变 ,已知气体在 0 ℃ 的摩尔体积为 L/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61023 mol1,试估算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个空气分子从室内跑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B. [选修模块 34](12 分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只有机械波多能产生普勒效应 ,光波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C. 在照相机镜头上涂一层氟化镁 ,可以增透所需要的光 ,这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 D. 不同频率的机械波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不相同 (2) 如图所示为直角 三棱镜的截面图 ,一条光线平行于 BC 边入射 ,经棱镜折射后从 AC 边射出 .已知 ∠ A=θ=60176。 ,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3) 如图所示 ,甲为某一列简谐波 t=t0时刻的图象 ,乙是这列波上 P 点从这一时刻起的振动图象 ,试讨论 : ① 波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 . ② 求 0~ s 内 P 质点通过的路程 . 甲 乙 C. [选修模块 35](12 分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β 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B. 一个氢原子从 n=3 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 ,最多能产生 3 个不同频率的光子 C.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 ,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2) 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面上有 A、 B 两物块 ,已知 A 物块的质量为 2 kg,以 4 m/s的速度向右运动 ,B 物块的质量为 1 kg,以 2 m/s的速度向左运动 ,两物块碰撞后黏在一起共同运动 .若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则碰撞前 B 物块的的动量为 kgm/s,碰撞后共同速度为 m/s. (3) 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设计并制造的世界上首个 “人造太阳 ”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 .若在此装置中发生核反应的方程是 HHHe,已知 HHe 核的比结合能分别为 EH= MeV、 EHe= MeV,试求此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 四、 计算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计 47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 (15 分 )如下图所示 ,MN、 PQ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轨 ,间距 L= 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θ=30176。 .NQ⊥ MN,NQ间连接有一个 R=3 Ω的电阻 .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 ,磁感应强度为 B0=1 m= kg的金属棒 ab紧靠 NQ 放置在导轨上 ,且与导轨接触良好 ,金属棒的电阻 r=2 Ω,其余部分电阻不计 .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 ,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 NQ平行 .当金属棒滑行至 cd处时速度大小开始保持不变 ,cd距离 NQ为 s= m,g=10 m/s2. (1) 求金属棒达到稳定时的速度是多大 . (2) 金属棒从静止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