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xx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两端的电压; 由此可知,电压表示数应小于电源电源 6V,因此量程是 0~ 3V,则它的示数 UR=;即电阻 R两端电压为 ,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灯泡 L两端的电压 UL=U﹣ UR=6V﹣ =. 故选 D. 10.甲、乙两个灯泡的铭牌分别是 “PZ220V 25W” 、 “PZ220V 100W” ,关于这两个灯泡的描述正确 的是(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 A.不工作时,两灯的电阻都为零 B.两灯泡正常工作时,甲灯的电阻大 C.两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甲灯的电流大 D.两灯泡正常工作时,乙灯灯丝产生的热量多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 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 P=UI比较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关系,根据 P= 比较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关系, 根据 Q=W=Pt比较两灯泡产生热量之间的关系. 【解答】 解:( 1)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不工作时,两灯的电阻不为零,故 A错误; ( 2)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等,正常发光时的电压相等,且 P 甲 =25W< P 乙 =100W, 由 P=UI的变形式 I= 可知, I 甲 < I 乙 ,故 C错误; 由 P= 的变形式 R= 可知, R 甲 > R 乙 ,故 B正确; 由 Q=W=Pt可知,两灯泡产生热量的多少与通电时间有关, 因两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不知, 所以,无法比较两灯泡正常工作时产生热量的关系,故 D错误. 故选 B. 11.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 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和滑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 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量越多,电流表示数越大 B.油量越多,电流表示数越小 C.电路中的电流表可以用电压表代替 D.无论油量多少,电流表示数均不变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可知, R0与 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油量的变化可知浮子位置的变化,进一步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 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再根据电压表电阻的特点可知是否可以利用电压表替换电流表.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可知, R0与 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油量越多,浮子上移,滑片下移, 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 由 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即电流表的示数越大,故 A正确, BD 错误; 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 所以,电压表代替电流表时,电路断路,示数为电源的电压不变,故 C错误. 故选 A. 12.分别标有 “6V 6W” 和 “6V 3W” 的甲、乙两只灯泡,经实验测其 I﹣ U特性曲线 如图所示:( ) A.两灯串联,当一灯正常发光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 3W B.两灯串联,当一灯正常发光时,两灯两端的总电压是 9V C.两灯并联,当两灯都正常发光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 6W D.两灯并联,当两灯的总电流为 1A时(两灯均工作),两灯消耗的总功率是 3W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 ( 1)由图读出两灯的额定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确定一个灯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从而计算总电压和总功率; ( 2)由两宁的额定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确定正常发光的灯泡,由此得到电路中电流,从而计算总功 率; ( 3)由图象找到两灯电路和为 1A 时,两灯的电压,从而计算两灯的总功率. 【解答】 解: ( 1)由图当两灯电压都达到额定电压 6V时, I 甲 =, I 乙 =,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两灯串联时只有一个灯正常发光,电路中电流应为I=,即乙灯正常发光, 由图象可知此时甲灯两端的电压: U 甲 =2V, 所以两灯的总电压: U=U 甲 +U 乙 =2V+6V=8V.故 B错误; 所以两灯的总功率: P=UI=8V =4W,故 A错误; ( 2)两灯并联时,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源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而 两灯额定电压相等,所以两都可以正常发光, 则两灯总功率: P′=P 额甲 +P 额乙 =6W+3W=9W,故 C错误, ( 3)两灯并联时电压相等,由图象可知,当电压 U=3V时,两灯电流分别为 ,满足干路电流为 1A的条件, 所以两灯的总功率: P″=U′I′=3V 1A=3W.故 D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 8小题,每小题 2分,满分 16分) 13. “ 桂花 ” 是桂林市的市花,每年金秋十月,满城的桂花香,这是一种 扩散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 无规则 运动. 【考点】 扩散现象. 【分析】 相互接 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较扩散,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 解:桂花盛开,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属于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 14.寒冷的冬天,人们通过搓手或对手哈气来改变手的内能,从而使手感到暖和.搓手是利用 做功 来改变手的内能,哈气是利用 热传递 来改变手的内能.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据此做出判断. 【解 答】 解:冬天 “ 搓手 ” 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哈气 ” 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15.某教室的灯盏数亮得越多,则该教室电路的总电阻将 变小 ,而总电流将 变大 .(选填 “ 变大 ”“ 不变 ” 或 “ 变小 ” ) 【考点】 电阻的并联;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 并联电路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答】 解:教室里的灯是并联的, 因此教室的灯盏数亮得越多,相当于电阻的横截面积越大,故该教室电路的总电阻将变小; 由于电路总电压不变,电路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 I= 可知,电路总电流将变大.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 16.将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带上了 电荷 ,有 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考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分析】 ( 1)两个物体摩擦时,出现带电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能够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解答】 解: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 发,会看到气球吸引头发,这是因为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从而吸引不带电的头发. 故答案为:电荷;吸引. 17.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 V,我们家里用的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电热水壶等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电热水壶 . 【考点】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分析】 了解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20V;知道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解答】 解: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20V; 在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电热水壶等用电器中,只有电热水壶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产生热量,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 故答案为: 220;电热水壶.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a、 b是电表,闭合开关,要使灯泡发光, a处是 电流表 , b处是 电压表 .(选填 “ 电压表 ” 或 “ 电流表 ” ) 【考点】 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的使用. 【分析】 电流表应该与灯泡串联,若与灯泡并联,则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电流表,灯泡不发光; 电压表应该与灯泡并联,若与灯泡串联,则会造成灯泡不发光,而电压表会有明显的 示数. 【解答】 解:由图可知,表 a与灯泡串联,表 b与灯泡并联,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可知,与灯泡串联的是电流表。广西玉林市20xx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解析: 3 ( 3 ) ( 1 2 ) 6 3 21 2 ( 1 2 ) ( 1 2 ) 5 5a i a i i a aii i i ,所以 6 3 20 , 0 , 655aa a 。 : A : C 解析 : 命题 p 为真命题 .命题 q 为假命题, q 为真命题 .所以 C正确。 : A 22 2 1 3si
酒精的熔点高 C. 酒精的沸点低 D. 酒精的凝固点低 9. 夏天用同样多的 00C 的水和 0C 的冰来冷却 饮料,结果是 ( ) A.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 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C.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 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来源 :Z| x x| k .Co m] D. 两者效果相同 10. 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重要原因是 ( )
请填空 ( 1)图中, A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2)乙炔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发生 ____________反应,可以观察到 ____________现象。 ( 3)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乙炔前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羽 张飞 C. 刘备 关云长 吕布 D. 关羽 张飞 诸葛亮 11. 根据全文文意归纳整理,下列哪项是作者都喜欢读的作品( )( 2 分) A.《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 水浒传 》、《 荡寇志 》、《 满江红 》 B.《 茶花女逸事 》、《 红楼梦 》、国文教科书、《精忠说岳》、《 声声慢 》 C.《 红楼梦 》、国文教科书、《 声声慢 》、《 茶花女逸事 》、《 满江红 》 D.《
甲车的速度 v 甲 = = =2m/s,乙车的速度 v 乙 =2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 A错误; B、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 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 B错误; C、小车甲运动的 s﹣ 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2m/s; 小车乙运动的 v﹣ 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择题(共 91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 14. 翻译句子。 ( 4 分) ①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 姸 明媚。 ( 2 分) ②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 浅鬣寸许。 ( 2 分) 15. 把文中具有对偶性质的两组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2 分) ① ② 16. 找出文中描写春水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笔下的春水具有怎样的特点。 ( 2 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