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五市20xx届高三政治5月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③正确的经营战略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模式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②④ 23.伊索寓言有一篇关于蚱蜢和蚂蚁的故事:蚱蜢很懒,整个夏天只知道 唱歌玩乐,而蚂蚁则忙 着储藏粮食,为冬天做准备。 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蚱蜢向蚂蚁乞要食物,遭蚂蚁拒绝,最后 被饿死。 该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①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生活中要乐于助人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 值③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道路正确前行的重要条件④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要提高实 践活动的预见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②③ 38. (2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工业;属于投资 主导型、规模 效益型的产业较多;一些原本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的投资规模不降反升,中低端产能 严重过剩,高尖端产能严重缺乏;国有企业比重高,传统产品占大头,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居多,产品 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东北要振兴,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 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继续 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 住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 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 (1)描述材料一中图 图 9 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东北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 级的意义。 (14分 )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 12分) 39.(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 +”国学教育大规模普及,学习国学的 网站、视频公开课、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互联网 +” 国学教育相比于传统国学教育有了很大改变。 传统的国学教育是面授式培训,更重视现场 效果。 而“互联网 +”国学教育则开启了线上教育的新模式,碎片化、网络化和互动化成为其 主要特征。 加之由于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传播特征,国学线上教育将学习过程细分,用户有更 多的自主时间,学习效果也更好。 同时,线上国学教育还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引发 网络用户的主动参与,让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互联网为国学的传播 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 由于网络上的内容质 量没有一个客观严谨的标准,使得网络上传播的国学内容相对杂乱。 加之在功利目的的驱 动下,一些对传统文化的偏差解读充斥网络空间,使得互联网上传播的国学知识参差不齐。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分析应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 +”对国学传播的 影响。 (12分 ) (2)“互联网 +”国学教育相比于传统国学教育有了很大改变。 结合材料,分析“互联网 +”国 学教育大规模普及的文化意义。 ( 10 分) (3)在“国学热”不断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