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创业投资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手册(制度细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程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④确定在建工程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⑤确定在建工程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在建工程明 细表,核对明细 账 与总 账 的余额是否相符; ②检查在建工程项目、规模是否经授权批准; ③抽查年度在建工程增加数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④检查已完工程项目以及其他转出数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⑤检查在建工程 账 户年末余额构成内容,并到工程现场实地观察、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完工进度,查看未安装设备的实际存在; ⑥检查是否存在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交付使用手续,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的项目; ⑦检查在建工程合约,以确定约定资本性支出; ⑧验明在建工程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15. 待 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审计目标和程序 (l)审计目标 ①确定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的发生是否真实、转销是否合理; ②确定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发生和转销的记录是否完整; ③确定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④确定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 ①获取固定资产盘亏、毁损、盘盈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准确,并与明细 账 、总余额核对相符; ②查明损溢原因,审查转销时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③检查有无应予处理而未处理、长期挂 账 的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如有,应作记录,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④检查其有 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⑤验明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16. 无形资产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无形资产是否存在; ②确定无形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③确定无形资产增减变动及其摊销的记录是否完整; ④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政策是否恰当; ⑤确定无形资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⑥确定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 账 和总 账 余额核对相符。 ②获取有关文件、资料,检查无形资产的构成内容和计价依 据。 ③检查以接受投资或购入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否分别与验资报告及资产评估结果确认书或合同协议等证明文件一致;检查取得无形资产的法律程序是否完备。 ④检查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复核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⑤验明无形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17. 递延资产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递延资产会计政策是否恰当; ②确定递延资产入 账 和转销的记录是否完整; ③确定递延资产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④确定递延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递延资产明 细表,复核其加计的正确性,并与明细 账 、总 账账 户年末余额核对一致; ②检查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大修理支出等递延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其会计处理是 否正确; ③检查递延资产的摊销政策,复核计算其摊销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④验明递延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第二部分 负债类 18. 短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短期借款借入、偿还及计息的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短期借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短期借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短期借款明细表,复核 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 账 和总 账 核对相符; ②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函证重大的短期借款; ③对年度内增加的短期借款,检查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了解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并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核对; ④对年度内减少的短期借款,检查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 ⑤检查年末有无到期末偿还的借款,逾期借款是否办理了延期手续; ⑥复核已计借款利息是否正确,如有未计利息应作出记录,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⑦检查非记 账 本位币折合记 账 本位币采用的折算汇率,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⑧验 明短期借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19. 应付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应付票据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应付票据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应付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列示票据类别及编号、出票日期、面额、到期日、付款人名称、利息率、付息条件,抵押品名称、数量、金额,并与明细 账 、总 账 核对相符; ②向票据持有人函证,确定应付票据的余额是否正确; ③复核票据利息是否足额计提,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④检查逾期未付票据的原因, 如系有抵押的票据,应作出记录,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披露; ⑤检查非记 账 本位币折合记 账 本位币采用的折算汇率,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⑥验明应付票据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0. 应付 账 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应付 账 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应付 账 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应付 账 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应付 账 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 账 和总 账 的余额核对相符; ②选择应付 账 款重要项目 (包括零 账 户 ),函证其余额 是否正确; ③根据回函情况,编制与分析函证结果汇总表,对未回函的,决定是否再次函证; ④对未回函的重大项目,采用替代程序,确定其是否真实: 检查决算日后应付 账 款明细 账 及现金日记 账 、核实其是否已支付; 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 ⑤检查是否存在未入 账 的应付 账 款: 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符的购货发票 (如抬头不符,与合同某项规定不符等 )及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 账 时间是否正确;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 账 款明细 账 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 账 时间是否正确。 ⑥检查应付 账 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决定是否进行重分类; ⑦检查应付 账 款长期挂 账 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予以调整; ⑧检查非记 账 本位币折合记 账 本位币采用的折算汇率,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⑨验明应付 账 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1. 预收 账 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l)审计目标 ①确定预收 账 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预收 账 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预收 账 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预收 账 款明细表,复核 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 账 和总 账 的余额核对相符。 ②选择预收 账 款的若干重大项目函证,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 回函金额不符的,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应再次函证或通过检查决算日后已转销的预收 账 款是否与仓库发货单、销售发票相一致等替代程序,确定其是否真实、正确。 ③检查预收 账 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决定是否进行重分类。 ④检查预收 账 款长期挂 账 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予以调整。 ⑤验明预收 账 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2. 应付工资审计目标和程序 (l)审计目标 ①确定应付工资的发生及支付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应付工资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应付工资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通过分析性复核,检查年度工资有无异常波动情况,并查明原因,作出记录; ②抽查应付工资的支付凭证,确定工资、奖金、津贴的计算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依据是否充分,有无授权批准和领款人签章,是否按规定代扣款项,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③将应付工资贷方发生额累计数与相关的成本、费用 账 户核对一致; ④验明应付工资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3. 应付福利费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应付福利费的计提和支出记录是否完整,计提依据是否合理; ②确定应付福利费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应付福利费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检查年度内应付福利费计提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提金额是否正确; ②抽查年度内应付福利费的使用情况,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用途; ③验明应付福利费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4. 未付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未付利润的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未付利润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未付利润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 分。 (2)审计程序 ①检查未付利润原始凭证的内容和金额是否与明细 账 一致; ②检查未付利润提取和支付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 ③验明未付利润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5. 未交税金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应计和已缴税金的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未交税金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未交税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未交税金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 账 和总 账 的余额核对相符; ②查阅被审计单位纳税鉴定或纳税通知及征、免、减税的批准文件 ,了解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税种、计税基础、税率,以及征、免、减税的范围与期限,确认其年度内应纳税项的内容; ③检查应缴增值税的计算是否正确: 根据与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关 账 户审定的有关数据,复核国内采购货物、进口货物、购进的免税农产品、接受投资或捐赠、接受应税劳务等应计的进项税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根据与增值税销项税额相关 账 户审定的有关数据,复核存货销售,或将存货用于投资、无偿馈赠他人、分配给股东 (或投资者 )应计的销项税额,以及将自产、委托加工的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计的销项税额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按规定进行会 计处理; 根据与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相关 账 户审定的有关数据,复算因存货改变用途或发生非常损失应计的进项税额转出数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检查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④检查应缴营业税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⑤检查应缴消费税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⑥检查应缴资源税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⑦检查应缴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⑧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及企业所得税税率,复核应缴企业所得税的计 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⑨检查除上述税项外的其他税项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⑩核对年初未交税金与税务机关的认定数是否一致,如有差额,查明原因作出记录,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⑩确定本年度应缴纳的税款,检查有关 账 簿记录和缴税凭证,确认本年度已缴税款和年末未缴税款; ⑩验明未交税金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6. 其他未交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其他未交款的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其他未交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其他未交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其他未交款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 账 和总 账 的余额核对相符; ②检查教育费附加等款项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会计处理; ③验明其他未交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7. 其他应付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其他应付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其他应付款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其他应付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和编制其他应付款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明细 账 和总 账 的余额核对相符; ②选择金额 较大和异常的明细 账 户余额,检查其原始凭证; ③检查其他应付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决定是否进行重分类; ④检查其他应付款长期挂 账 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予以调整; ⑤验明其他应付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8. 预提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 (1)审计目标 ①确定预提费用的计提和转销记录是否完整; ②确定预提费用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③确定预提费用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2)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预提费用明细表,复核其加计的正确性,并与明细 账 、总 账 的余额核对相符; ②抽查大额预提费用提取的记 账 凭 证及相关文件资料,确定其预提额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③抽查大额预提费用转销的记 账 凭证及相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④检查有无不属于预提费用性质的会计事项,有无长期未转销的预提费用,如有,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⑤验明预提费用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29. 长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