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电门的时间为△ t1=,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2=,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t=,则滑块的平均加速度约为: A. , B. C. 14. ( 10分)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活动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 带上确定出 A、 B、 C、 D、 E、 F、 G共 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 ( 1) 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 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 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 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 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 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2)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 ,计算出打下 B、 C、 D、 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结合纸带数据,选择从理论上看误差较小的方法计算瞬时速度。 结果保留 3位有效数字) ( 3)从 A 点开始计时,将 B、 C、 D、 E、 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描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 υ )随时间( t)的变化图线。 ( 4)根据画出的 υ t图线可得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是: , 依据是:。 ( 5)在实验中,甲同学选择用 AD 间的平均速度代替 B 点的 瞬时速度,乙同学选用 AC间的平均速度代替 B点的瞬时速度,丙同学选用 AB间的平均速度代替 B点的瞬时速度,你认为三位同学中比较准确的是 , 三、计算题 (本题共 3小题,共 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