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xx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就不是置换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还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故此选项错误.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部一定显负价,例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故此选项错误. D、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 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4: 7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 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 CO+3H2;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错误; B、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是甲烷和水,是两种,错误; C、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2,发生了改变,错误; D、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16: 28=4: 7,正确; 故选 D.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 KCl溶液( CaCl2)﹣﹣通入过量的 CO2气体,过滤 B.铜粉( CuO)﹣﹣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C. NaCl溶液( 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 CaO粉末( CaCO3)﹣﹣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 CaCl2不能与过量的 CO2气体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Na2CO3能与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化 学 反 应 事 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纸在空气中常温下不会燃烧,而点燃后可以燃烧 反 应温度 B 肉质食物易腐烂,而加了防腐剂后却不易变质 催化剂 C 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刨花却易点燃 反应物种类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反应物浓度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纸 在空气中常温下不会燃烧,而点燃后可以燃烧,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B、肉质食物易腐烂,而加了防腐剂后却不易变质,说明了使用防腐剂(作催化剂),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推理合理. C、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刨花却易点燃,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就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推理不合理.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 故选: C. 10.将一定质量金属 M的粉末放入盛有 Cu( NO3) 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 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 M> Cu> 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 M的阳离子和 Cu2+ C.滤渣中一定含有 Ag和 Cu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 A、将一定质量金属 M的粉末放入盛有 Cu( NO3) 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M比铜活泼,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 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铜比银活泼,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 M> Cu> Ag,故 A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 M的阳离子和 Cu2+,故 B正确; C、铜可能刚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 Ag,可能含有铜,故 C错误; D、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所以向滤液中滴加 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故 D正确. 故选: C. 11.现有 K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将该混合物与 100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最后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 A. 105g B. C. D.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3和 K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 ,可以计算出碳酸根的质量,从而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求出所得不饱和溶液 的质量. 【解答】 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3和 K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则可以计算出碳酸根的质量为: 247。 ( 100% ) =,而碳酸根离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CO32﹣ ~ CO2 60 44 x 则 ,解得 x=. 故最后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100g﹣ =. 故选 B. 二、非选择题: 12.化学在我们身边.请从按要求从氮气、浓硫酸、浓盐酸、氢氧 化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铜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 1)易挥发的酸 HCl ; ( 2)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物质是 N2 ; ( 3)难溶于水的碱是 Cu( OH) 2 ; ( 4)蒸馒头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 NaHCO3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 1)盐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故填: HCl; ( 2)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防腐剂,故填: N2; ( 3) 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其化学式为: Cu( OH) 2.故填: Cu( OH) 2; ( 4)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属于盐,故填: NaHCO3 13.自 2020年兰州市 “4•11” 自来水中有毒物质苯( C6H6)超标事件以来,人们开始更加科学的关注自来水饮用安全问题.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友情提示: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 [KAl( SO4) 2•12H2O],消毒剂中有液氯( Cl2).试回答下列问题: ( 1)上述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 X 是 吸附 作用. ( 2)在氯气、苯( C6H6)和活性炭三 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苯 . ( 3)絮凝剂明矾 [KAl( SO4) •12H2O]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共有 3 种. ( 4)家用净水器能够利用膜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等杂质离子,吸附法吸收多余的氯,达到进一步净化饮用水的目的. 若利用化学实验方法检测净化后的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下列试剂合理的是 C . A.烧碱 B.酚酞试液 C.硝酸银溶液 D.生石灰. 【考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 ( 1)根据活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