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一中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零月考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B. 0~2s内 的位移大小是 3m 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 2~4s内的加速度 D.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 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2. 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 a、 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 开始时 a、 b 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 细绳均有拉力, a 所受摩擦力 Ffa≠0 , b所受摩擦力 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 A. Ffa大小不变 B. Ffa方向改变 C. Ffb仍然为零 D. Ffb方向向右 13. 如图所示,水 面 下 的 光 源 S向水面 A点发射一束光线, 反射光线为 c,折射光线分成 a、 b两束,则 ( ) A.在水中 a光的速度比 b光的速度 大 B. 若 a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b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 a、 b光做实验, 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D.若保持入射点 A 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 a 光先消失 v/(ms1) s) t/s s) O s) 2 s) 1 s) 1 s) 2 s) 3 s) 4 s) a b a b c S A 14. 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普朗克常量 h= 10 - 34Js ,由图可知 ( ) [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 10 14Hz 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 10 14 Hz 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eV 15. 用质子轰击锂核 (73Li)生成两个 α 粒子,以此进行有名的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实验.已知质子的初动能是 MeV,质子、 α 粒子和锂核的质量分别是 u、 u和 u.已知 1 u相当于 MeV,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反应过程质量减少 u B.若生成的两个 α 粒子的动能之和是 MeV,与实验相符 C.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 MeV D.若生成的两个 α 粒子的动能之和是 MeV,与。天津市天津一中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零月考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 a B. b C. c D. d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 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下图,回答 2427 题 , 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E处气温比 H处高 B. F处气压比 G处低 C.气流 ② 自西向东运动 D. E处的高度可达 120千米
nt to have a 59 for me at home this year. My friends will e to it. We can play together. It’s very exciting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in my house. ( ) 41. A. June 1st B. July 1st C. August 1st D.
3. A. 4. B 5. B. 6. B. 7. A .8. C. 9. D 10. C 11. C. 12.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 分. 13. 60 14. {x|x≥ 3或 x≤ 1} . 15. 9/16 16. 3612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 f( x) = sin(ω x)﹣ 2sin2 +m(ω>
据此完成 10~ 11 题。 10. T1时刻,世界时为 A. 12 月 22 日 21:00 B. 12 月 22 日 3:00 C. 6 月 22 日 3:00 D. 6 月 23 日 21:00 11. T1至 T2期间 图 5 图 6 A. 莫斯科 昼长缩短 B. 美国 纽约日出东北 C.地球公转 速度 变慢 D. 天津 正午影长缩短 河西区 2020—
( mA) 480 400 320 232 140 68 在图 3所示的坐标纸上以 1I 为纵坐标、 2I 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 21 II 曲线。 ④ 利用所得曲线求的电源的电动势 E = V,内阻 r = .(保留两位小数) 24. (14分 ) 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静止的物体 A、 B,它们的质量均为 kgm 2。 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B
% % 20.“其他”投入中包括多种因素,其中呈持续上升趋势的是 A.劳动力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 D.宣传广告 读德国鲁尔区(甲图)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乙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 21~22题。 2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因素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 ①③④ B. ② ③④ C. ①② ③ D.②④ ⑤ 22.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