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一册期末测试内容摘要:

主专制国家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巴黎公社成立 D。 第一国际成立 2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 内涵是 A。 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24. 1967 年 3 月,合并建立欧共体的机构不包括 A。 欧洲煤钢联营 B。 欧洲经济共同体 C。 欧洲原子能联营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5.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 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 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 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 D。 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共 24 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得分 评卷人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 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 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 4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