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内容摘要:
D 三、判断题 肺的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 ) 人体 吸出的气体主要含二氧化碳和少量氧气 ( ) 体育运动会导致体内需氧量增加,不利于身体健康 ( ) 人类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 ) 因为糖类储存的能量比脂肪储存的能量多,所以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 ) 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 ) 人 体排大便的过程属于排泄 ( ) 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四部分组成 ( ) 气管也有清洁吸入空气的作用 ( ) 肋间外肌的收缩只能使胸廓的前后径增加 ( ) 在生物实验中,我们往往通过将石灰 水变浑浊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某同学为了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设计了下列实验。 取甲、乙二支试管,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用洗耳球(一种吹气用的工具)向甲试管里吹入空气。 用吸管向乙试管里吹入人呼出的气体,观察发生1 ( 2 ( 3)如果该同学发现甲试管没变浑浊,而乙试管变浑浊他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4 ( 5)请你按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做一做该实验,如果出现浑浊后再多吹一段时间的气体,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记录现象并与同小组同学讨论以后做该类实验应注意什么。 你发现的现象是: 某实验小组得到三种液体、已知这三种液体分别是血浆、原尿和尿液 ,为了区别这三种液体,实验小组对三种液体的组成成分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单位为克 ) ( 1) A 是 ,因为 ; ( 2) B 是 ,因为 ; ( 3) C 是 ,因为。 五、识图题( 8 下图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 1)图中 A 过程叫 , B 叫。 ( 2)图中结构: a 是 b 是 c 是 d 是。 ( 3)血管 e 内流的血是 血,血管 f 内 流的血是 血。 右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a b c ( 2)当血液流经 a 时,血浆中的大部分 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 过滤到 b 中形成。 b 中液体与血浆相比,除不含 外,其它成分相似。 ( 3)图中 c 处的几个向上的箭头的含义 是 , 没有被重吸收进入血液中的液体流到 f 管中就形成了。 水 蛋白蛋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A 900930 7080 1 B 950 0 0 C 970 微量 1 动脉 静脉 (第十二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2 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包括 和 ,通过这种功能人体才能保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神经系统中, 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它作为信息的 ,既接受周围的传入信息,又可发出信息到周围。 凡是腺体无 ,其分泌物可进入细胞周围的 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的一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 ,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 人或 动物通过 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 神经系统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 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所以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有两类,如手偶然碰到了火,就会立刻缩回来,这属于 反射;吃过酸梅的人,见到酸梅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 反射。 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非常丰富的,动物只能对有具体特征的 建立条件反射,可是人类还能对由这些特征抽象出来的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呈现许多曲曲弯弯的 和 ,这使得大脑皮层实际的表面积比平滑外形大得多。 眼球壁中的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 ,对眼球具有 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 1遇到巨大声响时,常常要做吞咽动作,使 打开,从而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保持 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为了在鼻腔顶端形成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1激素是由 分泌的,在血液里的含量 ,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却非常显著。 1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的振动再由中耳的 传到内耳,最后在 形成听觉。 1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 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 上。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24 在脑和骨髓中,由神经元胞体构成( A、白质 B、灰质 C、神经中枢 D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脑神经共有( ),脊神经共有( A、 12 对 B、 12 条 C、 31 对 D、 31 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A、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 大脑 B、大脑皮层 C、小脑皮层 D 听觉感受器位于( A、鼓膜 B、耳蜗 C、前庭 D 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 B、垂体 C、汗腺 D 下列激素中,能激发并维持人体第二性征的是( A、生长素 B、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 下列 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狗吃到肉,分泌唾液 B C、看见糖果,分泌唾液 D 听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 A、耳蜗 B、位听神经 C、大脑皮层 D 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是(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 1条件反射必须要在( A、小脑 B、脊髓 C、大脑皮层 D 1“生理盲点”是指视网膜上连接( )的部位,因为没有感光细胞所致。 A、玻璃体 B、晶状体 C、视神经 D 1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胰岛素的作用 B、性激素的作用 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D 1在发育方面,人体最晚发育成熟的是 ( ) A、消化系统 B、生殖系统 C、神经系统 D 三、配对题:(请将右侧的字母填入左侧相应病因前的括号内, 1 分 1 个共 6 分) ( ) 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A. ( ) 成年人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过多 B. ( ) 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 ( ) 成年人食物和水中严重缺碘 D. ( ) 成年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 E. ( ) 婴幼儿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素过少 F. 四、分析说明题: ( 12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足球守门员,面对射来的点球也常常扑空。 你认为这是因为:。 2 ①他的反应应该是先 ,而后 ②此实验表明,缩手反射是由 控制的反射,所以发生反射时并不意识 到痛。 ③缩手反射发生时,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部分引起 反射,使人避开有害刺激。 另一部分在脊髓和脑干中的 里继续上传到 ,因而产生了痛觉。 有 3 个水槽,分别记为 A、 B、 C 号水槽,然后向 A 号水槽加入室温( 20℃)的水, B 号水槽加入 30℃的热水, C 号水槽加入 10℃的冷水,先将左手浸入 B号水槽,右手浸入 C 号水槽,持续 10 秒后, 将两手同时很快转入 A 号水槽, 这时左手感觉到 右手感觉到 ,这个现象说明皮肤温度感受器是感受。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说明嗅觉很容易。 五、识图分析题:( 26 右图为眼球结构模式图( 11 (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进入眼球后, 经( ) 和 玻璃体 的折射作用,在( ) 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 2)物像刺激了 g 上的 细胞, 这些细胞产生了大量的 , 经( ) 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 ( 3) 近视眼患 者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 如 或。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
相关推荐
学生 约 50 约 6 约 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__________。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B组 1.如图所示,小妍把铁球拉近刚好贴着自己的鼻子,松开手后,头保持不动,铁球由 a点沿 弧线 abc 运动到 c点,然后从 c 点往回摆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球位于 c点时动能最大 B.铁球位于 b点时势能最大 C.铁球摆回时不可能碰伤鼻子
=901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EFB=∠ ADB ( 等量代换 ) ∴ EF∥ A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B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 ∵∠1=∠2 ( 已知 ) ∴ (等量代换) ∴ DG∥ BA.
)与燃烧时间 t(分)之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根蜡烛能燃烧的时间为 _____________分; 12. 某水库初始的水位高度为 5米,水位在 10 小时内持续匀速上涨,测量可知,经过 4 小时,水位上涨了 1 米 . ( 1) 水库的水位高度 y( 米)与时间 x( 小时)( 0≤x≤10)之间的关系式 为
, , 电阻就越大。 [来源 :学科 网 ZXXK] **5.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300Ω 15A”的字样,它表示此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允 许通过的最大 电流是。 知识的应用 **6.单位换算: ( 1) 104A= mA= μ A ( 2) 103mV= V= kV ( 3)
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却向他展示出十二分的善意„„这世界上还真有善吗。 真有信任吗。 甚至会相信他这样的一个生 命。 „„一种浓釅的悔意涌上心头,他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把钱包奉还„„他朝三益大厦的反方向快走了几步,却又站住了。 他在悔的边缘徘徊„„ 9.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悔的边缘”具体指的是什么。 (不超过 35 字)( 3分) 10.老人当初为什么那么主动热心给小伙子带路,后来又离开了
(第 11题) (第 12 题) 1 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的是( ) A. B. C. D. 1如图,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第 13 题) (第 14 题) A. B. C. D. 1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如图,由已知条件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由 ,可推出 B.由 ,可推出 C.由 ,可推出 D.由 ,可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