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干的焙制方法内容摘要:
2、留梗长度为 米,剔除破果。 浸水:将果实放入竹箩,连竹箩放到清水中浸 510 分钟,并洗净灰尘。 过摇:将浸湿的果倒入特制摇笼,每笼约装 35 公斤,在摇笼内撒入 250 克干净的细沙,将摇笼挂在特制的木架上或齐腰高的树枝上,由两人两相对握紧笼端手柄,急速摇荡 68 分钟,使果实在笼中不断翻滚磨擦,待果壳转棕色干燥时即可。 沙摇能使果壳薄变光滑,便于烘干,但不能把果壳磨得太薄,否则在焙干时,果壳易凹陷。 初焙:将果实均匀地铺在焙灶上,一般灶前沿铺放厚度为 17 厘米,后沿为11 厘米。 每次可焙龙眼 300500 公斤,燃料可用木炭或干树枝,铺放后 8 小时翻动一次。 分上、中、下三层起焙,即将上、中、下 3、层龙眼分别装入竹箩中,然后先把原来在上层的龙眼倒入焙席粑平,再倒入中层的,最后倒入下层的。 8 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动,方法同第一次。 再经 35 小时烘焙后可起焙,散热后装箩存放。 再焙:经初焙处理的龙眼干经 23 天后,果核与果肉水分逐渐向外扩散,果肉表面含水量比刚出焙时增多,需再次烘焙。 再烘焙时须用文火,时间约为 12小时,中间翻动数次,当用手指压果无果汁流出、剖开后果核呈栗褐色时即可出焙,出焙后需散热 24 小时。 剪蒂:用剪刀剪去龙眼干的果梗。 分级:将焙干的龙眼果粒过筛,按大小分级。 包装:常用密封性较好的胶合纸箱包装,内衬塑料薄膜。 装时边装边摇动,使装填充实。 每箱约装 30 公斤,最后将塑料袋口密封,钉紧并密封箱盖。 3、质量要求外观颗粒圆整,大小均匀,壳黄色。 壳硬而脆,手捏易碎,用齿咬核核易碎且有声响,肉质厚实,色黄亮,果肉表层有一层极细致的皱纹,果柄部有一圈红色。 肉头与壳核相粘,手触果肉不粘,肉与核易剥离。 味甜,带清香,吃时无干硬感觉,嚼后少渣,果肉含水量在 15%19%之间。 专利查询。龙眼干的焙制方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韭菜田化学除草的使用
2、100 克,苗前喷雾处理。 33除草通是新型韭田除草剂,它的使用方法:每亩 125 克对水 50 千克地面喷施。 以上药剂使用后有效期均可达 1 个月。 (2)苗后处理土壤苗前喷药 20 天后药效逐渐消失,杂草又要大量滋生,需进行第 2 次除草。 苗后土壤处理可每亩施用 100150 克 48氟乐灵乳油或 50除草剂 1 号 150 克加水 30克,均匀喷洒地面。 注意氟乐灵怕光
龙眼缺肥症状及补救措施
2、叶尖和叶缘出现棕褐色,边缘枯斑,向主脉扩展,根系症状与缺氮相似;花发育不良,开花迟,果实小,品质差,树体抗逆性下降,病虫容易入侵。 缺钾,枝条加粗生长受阻,叶片细小新梢细弱,枝条不充实;叶色稍淡,叶尖灰白,枯焦;抗逆性下降,果实变小,含糖量降低,质量差。 缺钙,叶小,叶缘出现褐色枯斑,造成叶边卷曲;严重时,新梢叶片未成熟先脱落,新根不生长,根量少,新根变短粗,弯曲。 缺镁,叶片部分失绿
龙眼秋季栽培管理的技术
2、合果园灌水一次,增加土壤湿度,提高龙眼树吸肥效果,加速龙眼树势的恢复。 二、培养结果母枝,为翌年丰产高产打下基础。 龙眼最理想的结果母枝是最后一次成熟的秋稍,所以在果实采摘后,要及时加强母树水肥管理,促进秋稍的萌发,把秋梢培养成强壮的结果母枝。 用水肥控制秋梢萌发的整齐度,这样也便果园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三、修剪与整枝。 为使龙眼树有一个良好的树冠,提高龙眼单位面积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