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春播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特早熟型、淀粉含量高、抗病性强的脱毒薯种,如中薯 2 号、中薯 3 号、中薯 4 号、克新 4 号等,出苗后 5060 天收获,栽培密度为每亩60006500 株,每亩需备种薯 150 公斤。 3、催芽:1 月 15 日前后(播前 25 天),将冷藏的种薯取出放在 1520散射光下进行暖种并催芽。 催壮芽要求播种整薯或芽长 12 厘米的切块,一般春播温度低,不易发生烂种现象,为节约种薯,可将种薯切块栽植,切块时注意只能纵切,不能横切,只用上芽不用下芽,每公斤种薯可切 3236 块,每块不得少于 25 克,切刀要用酒精消毒,切后薯块用 600 倍多菌灵悬浮液冲洗切口表面淀粉,晾干后催芽。 催芽时薯块堆 3、放以 23 层为宜,并给予遮光和适当的水份,一般用可装 15 公斤的苹果保鲜袋,在底层铺 2米湿土(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摆满一层薯块用湿土填满空隙并埋没种薯再摆第二层,依次类推,每袋摆种薯三层,顶部覆盖 23 厘米湿土后扎紧袋口,在每层四周打小孔 35 个,立栽室内,保持室温 1520,25 天左右即可栽植。 4、栽植:当气温稳定在 57时,在我区就可栽植,一般采用宽窄行垄,垄间距 100 厘米,垄宽 60 厘米,一垄栽两行,窄行 30 厘米,宽行 70 厘米,株距20 厘米,种薯深度 810 厘米,栽植后用地膜覆盖。 也可与其他作物间作,效益更高。 5、田间管理:苗期的管理:发芽期始终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出苗前一般不浇水,需要灌溉时,小水浅浇,浇后立即松土。 出苗后,要早追肥,早浇水,浇水后中耕要深。 发棵期要浇水,应和中耕紧密结合,不旱不浇,结合浅培土,只松耕垄沟土壤。 株高达 20 厘米时,结合浇水进行大培土。 现蕾期要培土锄草,视苗情适量追肥,早熟栽培一般不施追肥。 结薯期和膨大期:保持土壤的湿润和疏松,现蕾期不宜缺水,盛花期的头三水是关键,结薯期要防止大水温灌,防止薯块腐烂。 收获:春薯收获应视市场需求,掌握在高温和雨季到来前进行,宜在 6 月中旬收获,若收获鲜薯可适当提前,收获应选晴天,土壤干爽时进行。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