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施氮磷钾比例要适当内容摘要:
2、好氮磷钾配合的平衡施肥;北方土壤有效钾含量比南方高,粮食作物钾肥的施用不普遍,但是针对马铃薯需钾多的特点,要适量补充钾肥。 建议,氮磷钾化肥的适宜比例:北方地区平均为 1方地区平均为 1设马铃薯亩产水平在1500 公斤左右,推荐氮肥施用量折纯氮 10斤/亩、钾肥用量折纯 5斤/亩、磷肥用量折纯 3斤/亩。 在马铃薯施肥的时期、方法及分配方面,要采用基肥和追肥两种。 基肥最好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才有利于结薯。 基肥与追肥中氮磷钾肥料的分配各不相同,一般基肥中只分配 50%的氮肥、全部的磷肥和大部分的钾肥。 也可以将氮钾肥的一半做基肥,另一半氮钾做追肥;基肥的肥料品种,可以选含磷钾较高(如 12%含氮 3、适当(约 10%)的复混肥料,也可以采用单质化肥配合用。 单质磷肥最好是普钙,南方酸性土地区也可选钙镁磷肥。 磷肥的分配原则是,大部分在起垄前按条或穴状深施于垄底,少部分磷肥种薯块时,施于斜下方。 作追施的氮钾肥要到植株顶端现蕾期(即地下块茎形成期)进行追肥,施于垄侧并随即覆土浇水。 追肥时间不要过早,最好在薯块进入膨大期进行,过早追肥尤其偏追大量氮肥,会引起地上部旺长地下部结小薯块的问题。 在施肥位置上,基肥在种植前沟施或穴施,深度要求 15米左右。 追肥在行间或垅侧条施或穴施;肥料埋深 5米,施肥后可以灌水并覆土。 近年来,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农户为了获得马铃薯的高产,很注意氮肥的施用,无论在基肥和追肥中,氮肥的施用量都很高。 随着有机肥数量越来越少,不能保证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户主要靠施用化肥生产马铃薯。 有时偏施氮肥导致地上部薯秧疯长,而地下部薯块很小的不良后果。 也有不少农户已经初步掌握了相关技术。 例如在甘肃和内蒙地区的部分马铃薯生产户,以有机肥为主适量配加低浓度复合肥作基肥,然后到植株顶端现蕾期,再追施适量氮肥的施肥法,所获效果不错,体现了依据马铃薯的营养特点和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比例进行全程平衡施肥的可行技术。 此外,马铃薯对微量元素硼、锌比较敏感,可以通过苗床施肥和根外追肥等方式加以适量补充供应。 专利查询。马铃薯施氮磷钾比例要适当
相关推荐
2、时即可播种。 切块播种时,切刀要消毒,要求单块重 3050 克,每个薯块要有芽眼,并用草木质拌种。 二、开沟起畦每 3 米包沟起畦,沟宽 30 厘米,沟泥均匀撒于畦面并呈龟背型,利于排水,然后开好环田沟。 三、播种和盖草种植规格为株距 25 厘米、行距 30 厘米,每畦种 9 行,放种时芽眼向上。 播种后,再在行距之间均匀施基肥,亩施腐熟粪肥 2000 公斤、硫酸钾 50 公斤,然后盖上稻草
2、深褐色,外圈浅揭色和大小不等的斑点。 据调查套袋梨园袋内黄粉虫等发生率第一年为 第 23 年为1214,第 46 年为 2324,第 78 年为 8090,因此要逐年加强对这些害虫的防治。 套袋前喷药套袋前 12 天,细致周到地喷施一次杀菌杀虫剂;如用 50多菌灵 800 倍液(或者说 1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杀死 2500 倍液、10蚜虱净25003000 倍液防治轮纹病、锈病
2、高垄,覆垄高 810 厘米。 地膜覆盖的宜进行宽窄行种植,并结合播种施足底肥。 按大行距 7075 厘米,小行距 3035 厘米,株距 20 厘米左右。 在两小行间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3040公斤/亩。 覆土后垄高 56 厘米,宽 6070 厘米,然后用地膜盖双行,要求地膜全部覆土 12 厘米,以看不见地膜为佳,每下一场大雨都要把冲刷掉土的部分重新覆土。 在种植 46 天即可出苗,可破膜放苗
2、90%,因此要加强对这些害虫的防治。 套袋前喷药套袋前 12 天细致周到地喷施 1 次杀菌杀虫剂。 如用 50%多菌灵800 倍液(或 1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杀死 2500 倍液、10%蚜虱净25003000 倍液防治轮纹病、锈病、黑斑病、黑星病、梨蝽象、梨木虱、黄粉蚜、康氏粉蚧等。 喷药浓度不要过高或过多的农药混用,以免造成药害和果面污染。 施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