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夏播留种技术内容摘要:

2、切。 薯块准备好后,小块整薯用 10 毫克/千克赤霉素浸种,切块的薯种用 1 毫克/千克赤霉素浸种,处理时间均为 10 分钟,以打破休眠,促进芽眼萌发。 浸种后稍晾晒,并用草木灰拌种,于 20 度左右温度堆层催芽。 注意掌握相对湿度保持在75%为宜。 一般在幼芽 12 厘米时,即可播种,否则在操作中易于碰伤幼芽。 月下旬冬麦收获后,要按墒情提前深耕灭荐茬,精细整地,达到平、细、松的要求,然后亩施磷酸二铵 25 千克,并采用多菌灵和甲基异柳磷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有条件的地方可重施腐熟农家肥为底肥。 舟曲一般在大暑至立秋期间播种较为适宜。 可采用垄播或先平播后起垄的方法播种。 由于留种田以增加薯块数量为主,所以播 3、种密度应适当加大,要以每亩 6000 株以上为宜,播种深度 10 厘米。 注意防旱排涝,保证幼苗健壮生长。 管理以促为主,注意防治虫害和杂草,始花期应及时中耕培土,控制地上部分徒长。 若生长过于旺盛,可喷施矮壮素控制。 结薯期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薯块形成和膨大。 在苗其和结薯期的管理中,要随时除去卷叶,花叶,矮化,黄化,缩叶,以及茎杆细弱等退化型植株和感染晚疫,环腐等病害的植株,并注意防治蚜虫,二十八星螵虫的危害。 在花期可根据花色等性状进一步去杂,提高品种纯度。 黄叶落,应及时收获。 在采收过程中,应进一步除去畸形和病烂块茎,并注意小型薯块的回收,一般 5 克以上的薯块,均能作种薯收回。 冻,防腐烂,防早萌芽,所以种薯收获后,需要在干燥通风处散放,进行预贮处理,防散失过多的水分。 在预贮中要经常翻动,并不断除去病烂块茎。 通过预贮处理后,进行越冬贮藏。 可采取室内堆贮或窑贮,温度控制在 25 度最佳。 贮藏过程中应时常翻动,随时捡去病烂薯块,温度回升早的地方,要注意防止种薯眼过早萌发,若温度无法控制,要采用放置大蒜后后密封的方法抑制早萌。 经过冬贮的种薯,可以直接用于早春地膜马铃薯栽培或春播大田生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