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六环节内容摘要:

2、米,株距 18 厘米,每亩 4500 穴左右,于 5 月初在马铃薯大行内套栽 2 行地膜棉。 如马铃薯栽培采用配套争早措施,在 5 月上旬收获腾茬,亦可采取纯作马铃薯,则有利于高产高效。 马铃薯组合配置:行距 50 厘米,株距 20 厘米,每亩 6000 穴左右。 二、应用赤霉素,打破休眠期马铃薯休眠期一般 5060 天,采用赤霉素浸种可有效打破休眠期。 品种宜选用株型直立、茎秆粗壮、块茎大、结薯集中的克新一号。 选择无病害,单薯重 8000 克,纵切成 34 块,每块有芽眼 12 个,切块后用 110度的赤霉素液浸种薯 510 分钟,捞起后用草木灰拌种消毒,以免排种后薯块腐烂。 三、双膜增温,催育早壮芽 3、于元月下旬选择避风向阳,排水方便,宽 120 厘米;深 20 厘米的温床,床内填放一层湿润家畜粪和秸秆等酿热物,踏实后排放一层种薯,铺盖一层湿润腐熟灰肥或熟细土,盖没后再排放第二层,依次排放三层,最后浇施人畜粪肥后平铺地膜,并搭支架覆盖薄膜。 阴雨天或晚上要覆盖草帘防寒。 经 1520 天,待芽长 23 厘米,在 2 月中旬分级移植到大田。 四、巧施肥料,增钾补氮磷马铃薯产量高低取决于一次性施足基肥。 在定植前要进行冬翻细捣,培肥熟化土壤,一般亩施腐熟灰肥 3000 公斤、高效复合肥3540 公斤、草木灰 100 公斤,结合整地,分层使用,形成条高垄。 定植后浇施人畜粪肥 10001250 公斤,为苗期促早发创造条件。 五、地膜定植,攻壮苗早发地膜覆盖不仅能增温保墒,促进早熟高产增效,同时能减少鼠害,抑制杂草。 为了提高地膜增温效果,作垄时表土要细碎平实,覆膜后两侧压紧不漏风,待出苗放叶后选晴天及时放苗。 六、化学调控,促薯块膨大掌握在马铃薯现蕾盛期每亩用天丰素 1 包(10 毫升)对水 50 公斤喷洒叶面。 当马铃薯形成花序抽出应及时摘除,并抹去赘芽,能减少地上部分的养分消耗,显著提高产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