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刺蛾对银杏的危害及综合治理内容摘要:
2、来产卵的叶片上危害,啃食叶肉,留下叶膜。 7 月上中旬分散危害,7 月中旬为幼虫暴食期,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结茧化蛹,8 月上中旬茧羽化成虫产卵。 第 2 代卵期 4,8 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期,8 月下旬末至 9 月上旬为第 2 代幼虫暴食期,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春季幼虫在茧内化蛹。 据观察,在其他树种上此虫为 1 代多发型,而在银杏树上 2代发生都较重。 其综合治理措施如下:一、铲除越冬茧:绿刺蛾的虫茧越冬期长,可达 180 天以上(11 月至翌年 4 月),在此期间正是农闲时期,在树干、树枝上铲除越冬茧可取得明显治理效果。 在操作上要注意 3 点:认真检查,做到不漏铲 3、;注意操作安全,爬大树攀高枝要胆大心细,以防事故发生;铲茧时要戴手套,防止茧内毒汁、毒毛伤害皮肤。 二、摘除虫叶:绿刺蛾的幼虫都为群集危害,常使被害叶呈枯黄膜状,目标明显,易于发现,可组织人力及时摘除消灭,防止扩散蔓延危害。 三、化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用 90%晶体敌百虫或 80%敌敌畏乳油或 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 杀死乳油 3000 倍液喷雾防治。 用药适期应选在卵孵高峰后,幼虫分散前。 在本地第 1 代的用药期为 6 月底至 7 月初,第 2 代的用药期为 8 月中旬。 四、生物防治:将每克含孢子 100 亿以上的青虫菌粉稀释成 1000 倍液喷雾,可使幼虫感病率在 80%以上。 但要注意在蚕桑区不能使用,防止污染桑叶。 专利查询。绿刺蛾对银杏的危害及综合治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萝卜-抓紧防治霜霉病
2、,翌年菌丝体向上蔓延至第一片真叶,并在幼茎和叶片上产出孢子囊形成有限的系统侵染;病菌还可以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带菌的种子直接侵染幼苗,引起苗期发病;病菌也可以在菜株病部越冬,越冬后产生孢子囊。 孢子囊成熟后脱落,借气流传播,在寄主表面产出芽管,有气孔或从细胞间隙侵入,经 3潜育又再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本病借风雨传播蔓延,一般先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再侵染根菜类蔬菜;如此多种侵染源
马铃薯,甘薯,萝卜高效种植
2、,垄距 70 厘米,每亩栽 35004500 株。 甘薯收后翻耕做萝卜畦,畦宽 ,每畦播 4 行,每亩 1 万穴。 加强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春马铃薯应改多次施肥为重施基肥,每亩基施腐熟栏肥 1500 公斤、三元复合肥 100 公斤、焦泥灰 7501000 公斤。 基肥中栏肥和复合肥开穴深施,不要与种薯接触,以防烧伤薯芽。 67 叶期每亩施尿素 7 公斤、硫酸钾 5 公斤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
2、尔多液,每隔 710 天喷药一次,连续 23 次。 马铃薯苗期和开花初期喷 1000倍植物动力 2003 可明显减轻病害的为害。 总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以推广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为基础,并结合预防,消灭中心病株,加强药剂防治和改进栽培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2 马铃薯早疫病一是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二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三是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喷 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