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草莓花果期管理八要内容摘要:
2、有的形成果实,也由于太小无采收价值而成为无效果。 因此,应在花蕾分离至一级或二级序花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 四要摘除老叶草莓一年中新叶不断发生,老叶也不断形成。 老叶具有较多抑制花芽分化的物质且营养消耗大于光合积累;病叶带有病菌易传播蔓延。 因此,应适时适量地摘除老叶,及时摘除残叶和病叶,并将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从而促进花芽分化,降低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 五要垫果提质草莓植株矮小,坐果后果实下垂易接触地面,易使果实被泥土污染和病虫危害,也易造成果实着色不均,影响果实品质,因此需要垫果。 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结合土壤管 3、理,一举多得。 没有地膜,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垫果。 垫果材料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以利于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 六要除匍匐茎草莓葡匐茎消耗母株营养,易使植株郁闭拥挤,影响通风透光。 因而摘除甸甸茎,可明显避免消耗,改善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强越冬能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在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 人工摘除匍匐茎费工,可试用多效唑、青鲜素或矮壮素等,来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摘除匍匐茎可结合中耕、培土、摘叶等管理进行。 高级次花序易出现雌雄性不稔,开花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寒冬时,对肥用的 4、清水应尽可能调至接近棚内的温度为宜;暖棚草莓追叶肥后,应适时、适量打开门窗或棚膜通风换气,降低棚室湿度。 七要叶面喷肥草莓叶面追肥具有成本低、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快、增产、品质优、投入少、回报率高等优点。 一般在棚室草莓花期时喷施硼肥,果实膨大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加尿素,或过磷酸钙加尿素等液肥。 同时,还要选在晴天下午2为宜;10 1 次,连喷 2。 为防止浪费和肥害,必须控制好浓度和用量,各有关肥料使用浓度应控制在:尿素 过磷酸钙 2%磷酸二氢钾 硼肥 %a。 一般每亩地施肥液 30克。 八要防病治虫为防治花期发生叶斑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可喷施 50%多菌灵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20%粉锈灵乳剂 1500 倍液等。 防治蚜虫可喷施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液;防治红蜘蛛,宜喷施 5%尼索朗乳油2000 倍液。 专利查询。棚室草莓花果期管理八要
相关推荐
2、出现缺钾症状时,应立即追施硫酸钾等速效肥。 亦可进行叶面喷施 1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23 次。 缺钙元素:植株矮小,未老先衰,茎端营养生长缓慢,形成粗大富含木质的茎;侧根尖部死亡,呈瘤状突起,幼叶卷曲,叶缘变黄失绿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植株顶芽坏死,但老叶仍绿。 补救:每亩用 1%氯化钙水溶液 50 千克叶面均匀喷透。 缺锰元素:植株上部幼叶失绿或产生褐色斑点,落叶
2、尔多液,每隔 710 天喷药一次,连续 23 次。 马铃薯苗期和开花初期喷 1000倍植物动力 2003 可明显减轻病害的为害。 总之,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应以推广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为基础,并结合预防,消灭中心病株,加强药剂防治和改进栽培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2 马铃薯早疫病一是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倒茬;二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三是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喷 1:1:150
2、,垄距 70 厘米,每亩栽 35004500 株。 甘薯收后翻耕做萝卜畦,畦宽 ,每畦播 4 行,每亩 1 万穴。 加强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春马铃薯应改多次施肥为重施基肥,每亩基施腐熟栏肥 1500 公斤、三元复合肥 100 公斤、焦泥灰 7501000 公斤。 基肥中栏肥和复合肥开穴深施,不要与种薯接触,以防烧伤薯芽。 67 叶期每亩施尿素 7 公斤、硫酸钾 5 公斤
2、展后呈长椭圆形,病部淡褐色,表面生灰白色霉层,往往引起病部上端的茎、叶枯死。 发生规律据观察,番茄花期是灰霉病侵染的高峰期;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形成烂果高峰。 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为 2023,生产上一般 12 月至翌年 5 月,气温 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 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 另外,种植密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氮肥施用过多或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等,亦有利于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