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蔓延到叶柄、主茎,形成褐色条斑,使叶片坏死干枯,植株萎蔫。 不同品种反应不同,如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呈普通花叶状,叶、茎变脆。 带毒种薯长出的植株可严重矮化皱缩或出现条纹花叶状,也可隐症。 病株薯块变小。 皱缩花叶病病株矮化,叶片小而严重皱缩,花叶症严重,叶尖向下弯曲,叶脉和叶柄及茎上有黑褐色坏死斑,病组织变脆。 为害严重时,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上枯死,顶部叶片可见斑驳。 病株的薯块较小,亦可有坏死斑。 卷叶病:典型的症状是叶缘向上弯曲,病重时成圆筒状。 初期表现在植株顶部的幼嫩叶片上,先是褪绿,继而沿中脉向上卷曲,扩展到老叶。 叶片小,厚而脆,叶脉硬,叶色淡,叶背面可呈红色或紫红色。 病株不同程度的矮化,因 3、韧皮部被破坏,在茎的横切面可见黑点,茎基部和节部更为明显。 块茎组织表现导管区的网状坏死斑纹。 纺锤块茎病:受害植株分枝少而直立,叶片上举,小而脆,常卷曲。 靠近茎部,节间缩短,现蕾时明显看出植株生长迟缓,叶色浅,有时发黄,重病株矮化。 块茎变小变长,两端渐尖呈纺锤形。 芽眼数增多而突出,周围呈褐色,表皮光滑。 一种病毒往往有几个株系,各株系在马铃薯各品种上反应不同,因而抗病毒育种十分复杂,很难得到兼抗多种病毒的品种。 因此要有针对性当地主要病毒选育品种。 目前种植广泛的抗病毒品种有内薯 7 号、大西洋、中薯 2 号等。 无霜期短的地区,可将正常的春播推迟到夏播留种(6 月下旬至 7 月上中旬播种)在无霜期长的地区,一年种两茬马铃薯,即春秋两季播种,以秋播马铃薯作种用。 这样种薯既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健壮,又可以控制病毒增殖扩展的速度。 其对卷叶病毒效果明显。 也可选用病毒钝化剂,如 20%毒病灵、2%宁南霉素等。 证增产,并避免在高温下结薯。 为此,须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用肥,拔除病株,勤中耕培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