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时稻桩不宜过低或过高,以留桩1520 厘米为好。 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 ,沟宽 2030 厘米,沟深 1520 厘米。 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畦面要整成弓背形,以利于排水。 田间大草可人工铲除,不可施用除草剂。 择无病虫害,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单个重在 20 克以上的块茎作种薯。 还未通过休眠期种薯的,需进行催芽,打破种薯的休眠,以促使芽早萌发,早出苗,且出苗整齐。 播前根据薯块萌芽的分布及薯块的大小,将种薯切成 24 块,每一块必须保证有一个健壮的萌芽。 将分切好的薯块在多菌灵溶液中浸 35 分钟,捞出后摊开将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种,以防切口感染腐烂。 经过处理的种薯直接摆放在畦面上 3、,一般每畦摆种 45 行,行距 3040 厘米,株距 2030 厘米,每亩播 45005500 株左右。 播种时把种薯稍微用力压一下,使芽眼与土壤充分接触。 播完后在种薯上覆盖腐熟的栏肥,然后在行间撒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肥力水平一般的田块,每亩应施腐熟栏肥1500 公斤,三元复合肥 50 公斤左右。 如用化肥作基肥的,肥料应施在离种薯68 厘米的行间,防止化肥与种薯直接接触造成伤苗。 种后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轻轻拍实,厚度一般以 810 厘米为好。 盖草太后不利于出苗,太薄则容易形成绿薯,还会影响产量。 盖草后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来的泥土均匀地压在稻草上,以防稻草被大风刮跑,造成种薯外露。 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不需进行追肥与中耕除草,但必做好水分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特别是薯块膨大期,地上部蒸腾旺盛,地下茎生长迅速,这时需水量最多,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促进块茎膨大,同时也有利于稻草的腐烂。 干旱时应采取小水顺畦沟灌,使水分慢慢渗入畦内。 不可用大水漫灌。 在多雨季节或低洼地方,应注意排水防渍。 茎叶呈现黄色时,即为薯块成熟的特征,就可收获。 利用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70%的薯块都生长在土表,收获时只要将稻草拨开,将马铃薯拣起来即可,非常方便。 专利查询。马铃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2、树还结果。 6、高光效树形光照好、产量高、品质好、无大小年现象。 二、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要领与方法乔化密植的三主枝疏散分层形和纺锤形的苹果树冠 7 年生以后必须开始改形,这是乔化砧木苹果树的生长结果规律。 纺锤形、主干形改为高光效树形就是要动大手术,首先解决骨干枝过多问题,这是苹果管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 1、首先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改形时先剪永久株,后剪临时株。 2
2、关系密切,菌丝生长适温为 1521,温度是诱发灰霉病的主要因素,空气相对湿度 85%以上发病重,低于 60%则发病轻或不发病,另外夜间韭菜受冻,白天高温,同时湿度大,发病也重。 三、洁棚室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 通风降湿适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中午前后将棚膜拉开一条缝隙进行通风降湿,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降到
2、明显的规律。 幼树中心干其顶端优势特别强,肥大而健壮的顶芽着生在枝梢的顶部,萌芽时唯有顶芽和顶芽以下附近的几个侧芽萌发抽梢成 4 至 6 条枝干,轮生为一层,其余芽便成为稳芽而不再萌发,故枇杷的树体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层性。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生长特性,枇杷整形常用低干矮冠或三层(双层)杯状形。 低干矮冠形:其特点是树高 2 米左右,树形较矮化紧凑,生产上便于管理操作,多侧枝少主枝,结果母枝多
2、力。 因为棚室栽培环境不同于露天栽培,很多传粉媒体受阻,不能很好地传粉授粉,所以果树自花结实能力的强弱对果树的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自花结实能力强的果树适合棚室栽培,自花授粉能力弱的果树则不适合。 三、花粉的育性。 由于棚室栽培环境的改变,大部分果树花粉的育性有所下降,有些果树甚至会只有花药没有花粉,这样的果树不能进行棚室栽培。 四、最佳授粉组合。 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坐果率差别很大
2、粪 330 公斤十猪牛粪水或沼液 2500 公斤。 2、11 月 10 日 10 日播种。 3、667 平方米种薯用量 100 公斤斤,盖种起垄。 4、雨后或沟浇水后,喷施免深耕药剂 200 克,对水 100 公斤。 5、覆盖微膜,破孔引苗。 6、2 月下旬喷施 50 克 15%多效哩,对水 40 公斤。 7、3 月上旬喷施膨大灵 20 毫升,对水 30 公斤。 8、4 月中旬前收获完毕。
2、养土(同上)3米厚,浇足水,并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消毒。 育苗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见干即浇水。 温度应保持在 10如温度过低,可在床面做小拱棚保温,以保证出苗。 (二)大田移栽1、整地覆膜。 深翻土壤 20 厘米,施入有机肥 3000斤/亩、普通过磷酸钙 20 公斤/亩作基肥。 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 做成底宽 120 厘米、面宽 110厘米、高 10 厘米的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