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芽栽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养土(同上)3米厚,浇足水,并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消毒。 育苗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见干即浇水。 温度应保持在 10如温度过低,可在床面做小拱棚保温,以保证出苗。 (二)大田移栽1、整地覆膜。 深翻土壤 20 厘米,施入有机肥 3000斤/亩、普通过磷酸钙 20 公斤/亩作基肥。 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 做成底宽 120 厘米、面宽 110厘米、高 10 厘米的垄、垄间距 40米。 为节约用水,在垄面中间留深、宽各 10 厘米的暗灌沟,以便在干旱时膜下暗灌。 起垄前土壤应有良好的墒情,如底墒不足,应先浇透水,起垄后立即覆膜。 2、移栽。 播种后 10 天左右当幼苗长到长 6米、有 5叶时,将 3、薯块刨出,把幼苗连同须根一起掰下,移栽至事先做好的垄上,每垄栽 2 行,株距 30厘米。 栽苗时先用打孔器在垄上打深 6米的孔,每孔栽 1,栽后填入湿土,并将孔压严,以利保温、保湿。 掰芽后的种薯放回原处继续育苗,可掰芽 3。 (三)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 马铃薯定植大田后缓苗期一定要有较好的墒情,必要时可在暗灌沟两端膜上开孔将水注入,灌满暗灌沟为止,灌水后及时封孔。 2、追肥。 在马铃薯团棵期一次性追施尿素 8斤/亩、硫酸钾 20 公斤/亩。 采用穴施时在距植株 10 厘米处打孔施入或用追肥枪注入;采用沟施时在距株行10 厘米处开一条沟撒施,灌水后埋土。 3、中耕锄草。 及时进行中耕,清除田间行间杂草,以起到保墒作用。 结合中耕给植株壅土,以提高单株产量。 4、病虫防治。 芽栽马铃薯生长期间,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病虫害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到治早、治小。 常见病害有马铃薯晚疫病,出现中心病株时可在周围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液喷雾防治。 (四)注意事项。 一是严格按要求选择种薯,要求种薯品种纯正、薯面光滑、无病虫。 二是芽栽育苗种薯每次可出芽 2,并可连续掰芽 3,因此种薯利用率很高,每次掰芽后要及时放回苗床,再次育苗。 三是苗床育苗期通常比直播提早 3,因此要根据定植期和育苗所需天数确定育苗时间,防止定植过早受晚霜侵袭。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