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芽栽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养土(同上)3米厚,浇足水,并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消毒。 育苗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见干即浇水。 温度应保持在 10如温度过低,可在床面做小拱棚保温,以保证出苗。 (二)大田移栽1、整地覆膜。 深翻土壤 20 厘米,施入有机肥 3000斤/亩、普通过磷酸钙 20 公斤/亩作基肥。 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 做成底宽 120 厘米、面宽 110厘米、高 10 厘米的垄、垄间距 40米。 为节约用水,在垄面中间留深、宽各 10 厘米的暗灌沟,以便在干旱时膜下暗灌。 起垄前土壤应有良好的墒情,如底墒不足,应先浇透水,起垄后立即覆膜。 2、移栽。 播种后 10 天左右当幼苗长到长 6米、有 5叶时,将 3、薯块刨出,把幼苗连同须根一起掰下,移栽至事先做好的垄上,每垄栽 2 行,株距 30厘米。 栽苗时先用打孔器在垄上打深 6米的孔,每孔栽 1,栽后填入湿土,并将孔压严,以利保温、保湿。 掰芽后的种薯放回原处继续育苗,可掰芽 3。 (三)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 马铃薯定植大田后缓苗期一定要有较好的墒情,必要时可在暗灌沟两端膜上开孔将水注入,灌满暗灌沟为止,灌水后及时封孔。 2、追肥。 在马铃薯团棵期一次性追施尿素 8斤/亩、硫酸钾 20 公斤/亩。 采用穴施时在距植株 10 厘米处打孔施入或用追肥枪注入;采用沟施时在距株行10 厘米处开一条沟撒施,灌水后埋土。 3、中耕锄草。 及时进行中耕,清除田间行间杂草,以起到保墒作用。 结合中耕给植株壅土,以提高单株产量。 4、病虫防治。 芽栽马铃薯生长期间,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病虫害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到治早、治小。 常见病害有马铃薯晚疫病,出现中心病株时可在周围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液喷雾防治。 (四)注意事项。 一是严格按要求选择种薯,要求种薯品种纯正、薯面光滑、无病虫。 二是芽栽育苗种薯每次可出芽 2,并可连续掰芽 3,因此种薯利用率很高,每次掰芽后要及时放回苗床,再次育苗。 三是苗床育苗期通常比直播提早 3,因此要根据定植期和育苗所需天数确定育苗时间,防止定植过早受晚霜侵袭。 专利查询。马铃薯的芽栽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2、粪 330 公斤十猪牛粪水或沼液 2500 公斤。 2、11 月 10 日 10 日播种。 3、667 平方米种薯用量 100 公斤斤,盖种起垄。 4、雨后或沟浇水后,喷施免深耕药剂 200 克,对水 100 公斤。 5、覆盖微膜,破孔引苗。 6、2 月下旬喷施 50 克 15%多效哩,对水 40 公斤。 7、3 月上旬喷施膨大灵 20 毫升,对水 30 公斤。 8、4 月中旬前收获完毕。
2、力。 因为棚室栽培环境不同于露天栽培,很多传粉媒体受阻,不能很好地传粉授粉,所以果树自花结实能力的强弱对果树的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自花结实能力强的果树适合棚室栽培,自花授粉能力弱的果树则不适合。 三、花粉的育性。 由于棚室栽培环境的改变,大部分果树花粉的育性有所下降,有些果树甚至会只有花药没有花粉,这样的果树不能进行棚室栽培。 四、最佳授粉组合。 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坐果率差别很大
2、时稻桩不宜过低或过高,以留桩1520 厘米为好。 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 ,沟宽 2030 厘米,沟深 1520 厘米。 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畦面要整成弓背形,以利于排水。 田间大草可人工铲除,不可施用除草剂。 择无病虫害,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单个重在 20 克以上的块茎作种薯。 还未通过休眠期种薯的,需进行催芽,打破种薯的休眠,以促使芽早萌发,早出苗,且出苗整齐。
2、状是在薯块上出现淡白色的小斑点。 薯块的严重发病出现在储藏期,被侵染的薯块组织干枯,呈颗粒状,当整个薯块全部被侵染后,块茎表皮变得象纸一样薄,并裂开,薯块变干,重量损失 80%以上。 且受线虫侵染的组织易被真菌造成二次浸染。 冬越冬主要有三个途径:广泛存活于土壤中,在马铃薯收获后营腐生生活。 可在杂草及多种作物上寄生;随种薯入窖越冬,并在来年随薯块入田里。 染在马铃薯定植后
2、病疫霉。 病菌菌丝无色、无隔、多核、纤细。 孢囊梗无色,单根或成束从气孔生出,具分枝,上部粗细不均结节状。 孢子囊无色,卵球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吸水后产生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肾脏形,侧生两根鞭毛。 病菌可在菌丝体内形成休眠的厚垣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薯块内越冬,成为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 播种病薯后,重者不能发芽或幼芽未出土即行死亡;轻者出土后发病,成为中心病株。
2、宜进行宽窄行种植,并结合播种施足底肥。 按大行距 7075 厘米,小行距 3035 厘米,株距 20 厘米左右。 在两小行间撒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3040公斤/亩。 覆土后垄高 56 厘米,宽 6070 厘米,然后用地膜盖双行,要求地膜全部覆土 12 厘米,以看不见地膜为佳,每下一场大雨都要把冲刷掉土的部分重新覆土。 在种植 46 天即可出苗,可破膜放苗,放苗同时,在破膜处覆土。 精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