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菟丝子害内容摘要:

2、裂,种子圆形。 发病规律菟丝子种子成熟后落入土壤中,或混杂在寄主种子间及随有机肥越冬。 翌年春条件适宜,在土壤中越冬的菟丝子种子发芽,长了一根 610 厘米长的芽(幼茎)立在田间,其顶端不停地转圈或晃摇,一旦碰到可以寄生的植物时即缠绕其上。 在菟丝子茎与被缠绕寄主植物茎相接触处长出吸根,牢牢地楔到寄主植物内部建立起寄生关系后,菟丝子和它地下的部分立即脱离,开始寄生生活。 菟丝子的吸根是由维管束鞘突出而形成的,伸入到寄主组织内部分化成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通,由此源源不断地从寄主体内大量吸取它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菟丝子在田间缠绕一株又一株寄主植物,不断向四周蔓延。 菟丝子在整个生 3、长期间,一直开着花,花虽小数量极多,结出大量种子。 种子成熟后,大部分落到土里,种子外壳坚硬,抗逆性强,种子在土壤中可存活 510 年。 地势低洼、潮湿、植株郁闭,菟丝子为害严重。 防治措施(1)精选种子,防止菟丝子种子混入而带入田间。 (2)菟丝子发生地块,收获后立即进行深度为 20 厘米以上的深翻,把菟丝子种子翻到土壤深层使其不能发芽出土。 (3)混有菟丝子种子的粪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处理,使菟丝子种子失去发芽力或沤烂。 (4)地膜覆盖栽培,可明显减少发病。 (5)中耕、锄草应掌握在菟丝子发芽,尚未缠绕时进行,将其及时锄灭。 (6)初见零星菟丝子缠绕时,要抢在开花结种子之前,彻底摘除菟丝子藤蔓,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摘除时切记不可卵留下断头。 (7)药剂防治,最有效的药剂是喷布鲁保 1 号菌剂,使用浓度要求每毫升水中含活孢子数不少于 3000 万个,每 667 平方米 2。 于雨后或傍晚及阴天喷施。 若喷施前用棍子挑断菟丝子茎造成伤口,防治效果更加明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