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水桔如何防治柑桔黄龙病?内容摘要:

2、虫和成虫可传病,低龄若虫不传病,1虫就可以有效地传病。 大面积桔园中的病株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发生暴发流行,因此对病株的清除应尽早、及时。 黄龙病的初期症状是新梢黄化。 典型的类型为斑驳叶,春梢叶片转绿后,从基部和近基部的边缘开始叶肉退绿黄化,侧脉保持绿色,黄化扩展不均,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 叶硬、叶脉肿大或木栓化开裂。 另一类型为均匀黄化叶,夏、秋、冬叶片不能转绿或转绿中途停止,病叶变硬、无光泽、叶脉肿大。 初病树常在树冠顶部的新梢发病,俗称“插金花”、“黄龙”。 中后期的症状较复杂,病树新梢短小,常出现好似缺锌、缺锰状的花叶;出现较大量的落叶,须大力摇动叶片才脱落。 水害、环割等引起的黄化落叶,轻摇树干就 3、会落叶,可以区别。 烂根则易与水害、肥害、根系病害相混。 中后期的典型症状是早花和病枝上结的果不能正常成熟的红鼻果(南非称为“青果病”)。 田间诊断必须及时,以初期典型症状为主。 在 5 月、7 月查春、夏梢“黄龙”,10诊断秋梢“黄龙”和“红鼻果”。 黄龙病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防止病原的传播。 建立无病苗繁育体系,选择本地优良单株。 老柑桔园须全面清除以后,改良土壤 1后方可重新种植马水桔,新园距离老园 2 公里以上。 2、及时清除田间病树。 幼年柑园,各次新梢期检查发现病株,立即喷药杀虫后挖除病株。 在 5内坚持及时清除病株,就能很好控制黄龙病。 对重病桔园、荒弃园应坚决清除。 3、及时防治传病害虫。 加强肥水管理抹芽控梢,使新梢整齐,有利于防治传病害虫。 新梢期及时喷乐果、敌敌畏等农药保护新梢。 及时抹除零星萌发的“脚头芽”和冬季零星生长的新梢,并喷除虫。 在园挂置黄色诱虫板监测和诱杀柑桔木虱。 4、药剂防治。 据报导,广东省珠海市绿宇生化技术研究所研制的 36%降黄龙可湿性粉剂,经广东、福建、广西、四川等地柑桔橙柚主栽区试验表明,用于防治柑桔橙柚黄龙病,喷药 7 天,叶脉叶色转绿;施药 15 天检查,叶脉叶色转色率达 90%;施药 30 天后植株有根本改善。 同时对于黄龙病病媒柑桔木虱和蚜虫,喷药 48 小时,杀虫率达 98%,可以选择试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