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2、氏杆菌属,菌体短杆状。 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10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良好,2527最适宜,45时则失去生活能力。 发病规律:该病主要是病薯带菌,通过切刀切薯传给种薯,造成母薯腐烂,并从母薯通过维管束和髓部进入植株地上茎。 后期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入新生的块茎。 贮藏期间,病健薯接触,病菌可通过伤口或皮孔传染,传染快。 土壤中遗留的病薯和病残体也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田间病株可以通过昆虫和流水传播,从伤口再侵染健株。 黑胫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极为密切,雨水多、低洼地发病重。 贮藏期和窖内通气不良,温度高、湿度大,病菌通过伤口、皮孔传染快,容易造成烂窖。 栽或整薯播种。 汰病薯可采用土沟薄膜催芽晒种,具体做法是:在播前 25 天左右,挖深 ,宽 ,长度根据种薯数量而定的土沟。 米,上堆种薯 34 层,盖上塑料薄膜,保持在 1725下催芽7 天左右,当幼芽催出火柴头大小时,白天揭膜晒种,夜间盖草帘防冻,可切脐部检查,将病薯彻底淘汰。 后立即播种。 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 低土壤湿度,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减少黑胫病的浸染和流行。 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能显著减轻黑胫病。 专利查询。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苹果缺锌病的发生与防治
2、光、红玉、秋花皮等几个品种发病较严重。 壤因素沙质果园中土壤瘠薄,含锌少,或土壤透水性较好,因灌水较多易造成可溶性锌盐的流失。 碱性土质中的锌易被固化,不易被根系吸收。 土壤粘重、板结、活土层浅,根系生长衰弱,影响对锌的吸收。 重茬果园土壤中病源多,也会造成缺锌病的发生。 理因素果园秋季施用有机肥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营养元素不平衡,造成土壤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 生长季节氮肥施用量过多
麦茬胡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
2、细并起垄,垄距 60高 20上种 2行,行距 20距 1113亩种植 3万株左右,起垄时垄沟内可施 10尿素,促进幼苗生长。 3适时播种播种前充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土壤的湿度维持在 65%80%为宜。 7 月10日左右播种,10 月下旬或 11月上旬收获。 在垄上按行距 20约 土搂平。 一般每亩用种量为 种后喷除草剂,每亩用 33%除草通 150g,对水 45匀喷施。
马铃薯免耕栽培和管理技术
2、时即可播种。 切块播种时,切刀要消毒,要求单块重 3050 克,每个薯块要有芽眼,并用草木质拌种。 二、开沟起畦每 3 米包沟起畦,沟宽 30 厘米,沟泥均匀撒于畦面并呈龟背型,利于排水,然后开好环田沟。 三、播种和盖草种植规格为株距 25 厘米、行距 30 厘米,每畦种 9 行,放种时芽眼向上。 播种后,再在行距之间均匀施基肥,亩施腐熟粪肥 2000 公斤、硫酸钾 50 公斤,然后盖上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