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本南瓜春季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间管理1、施肥: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同时亩施猪牛粪 20003000 公斤作为基肥。 待植株伸蔓后,距根 1520 厘米处,开沟培肥,亩施土杂肥 5001000 公斤或尿素 1520 公斤,施肥后要灌水。 在开花结果期适当施一些钾肥或复合肥,以后视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 2、排灌:密本南瓜播种后要淋足水分,以利于种子萌发。 出苗至定植前,一般不淋或少淋水,定植后植株恢复生长到伸蔓前的淋水量也不宜过多。 除在施肥后要及时灌水外,一般情况下,看天气和植株生势进行淋水或灌水,做到地不干不淋,植株生长壮旺不淋。 雨天要切实做好排水工作。 3、整枝和压蔓:整枝与压蔓是密本南瓜获得早熟丰产的技术措施之一。 对南瓜的 3、整枝可采用摘顶法和摘除侧枝法。 摘顶法是在植株长到 68 片真叶时,把顶芽摘除,留 34 条子蔓,在每条子蔓上留 12 个瓜。 摘除侧枝法就是只留一条主蔓,把子蔓、孙蔓全部摘除,并在蔓长 4050 厘米处开始压蔓,共压蔓34 道。 4、人工授粉:开花后每天上午的 810 点将花粉轻涂抹于雌花柱头上,每朵雄花可用于 12 朵雌花的授粉。 三、病虫害防治密本南瓜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白粉病。 病毒病又叫花叶病,植株发病后,叶片呈花叶状,皱缩、变小,并出现深绿色瘤状隆起斑,果实畸形,植株明显萎缩矮化。 防治病毒病较有效的措施就是控制和消灭蚜虫,如果发现病株,应及早拨除烧毁,并用石灰消毒,以防蔓延。 白粉病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生,可用粉锈宁、多菌灵、胶体硫等防治。 密本南瓜主要虫害有蚜虫和黄守瓜,可用 40%乐果 600800 倍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4000 倍液喷杀。 专利查询。蜜本南瓜春季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2、布层相对较浅,也就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导致猕猴桃发生黄化病。 若偏施氮肥,使土壤中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锰等供应失调,元素间发生拮抗作用,引发黄化病。 其次,大水漫灌、低洼地积水,以及建园时苗木栽植过深等,易造成土壤透性气不良,引起树体生理代谢紊乱,发生黄化。 某些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干扰和破坏了根系吸收和合成,导致生理性缺素症而发生黄化。 地建园。
2、伤、拉伤果,虫害及授粉不良的畸形果,因日灼引起的局部凹陷发皱果。 (3)采果时手握果实向上推,轻轻旋转,不能硬拉;要轻拿轻放,小心装运、损伤、堆压,装箱(筐)要品种单一。 三、1)排出库间异味,消除库内杂物。 用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漂白粉洗刷地面。 用每立方米 5硫磺拌干锯末熏蒸,紧闭库门 24 小时,48小时后开机降温。 袋:将消毒后的库间或预冷间温度提前 2 天降至 0。 (2)24
2、米施 3000 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春季育苗前,施尿素 20 公斤,再浅耕耙平。 作埂整畦,畦东西向,埂宽 20 厘米,埂高 15 厘米,畦宽 80 厘米。 2 月底 3 月初,将畦浇透水,待水渗后,用 200 倍 50%多菌灵喷洒土壤消毒,按行距 20 厘米条播,播后均匀覆盖 米米的湿细砂土。 畦面撒毒饵,防治地下害虫。 三、扣棚及扣棚后的管理 播种后及时扣小拱棚,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除去杂草
2、 11 月中旬开始栽培荷兰豆,他们在两株棉花间挖穴套种,每穴 3 粒种子,每亩可栽培 7000 株。 石迪生提醒到,若利用棉花秆作支架,则应使荷兰豆的枝蔓分布均匀。 荷兰豆半耐寒不耐热,种子 15开始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 1820;生长适温为 923,在 15时生长最快,幼苗在4也能忍受。 荷兰豆属喜光作物,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正常,包叶鲜嫩,产量高,商品荚多为 12 级。 如果光照不足
2、 行生菜,行距 30 厘米,株距 25 厘米。 活棵后每隔 20 天施一次尿素,每次每亩施 710 公斤。 封行后控制肥水,以利于收后储运。 注意防治霜霉病、灼烧病、菌核病和蚜虫、甘蓝夜蛾等病虫害。 收前遇寒冷天气,覆盖秸草防寒。 12 月中旬至次年1 月中旬采收。 胡萝卜选用黑田五寸、春时金五寸等抽薹晚、生长期短、肉质根膨大期耐热的品种。 3 月初每亩基施粪肥 1500 公斤,磷酸一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