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至灰白色,变软腐烂后,其上密生绿色霉层,病斑扩展到果实的 1/31/2时脱落,全果腐烂干缩成僵果。 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150 克兑水 75 公斤喷雾。 炭疽病引起的烂果多发生在成熟的果实上,初期果实表皮上出现褐色或黑色病斑,并呈同心轮纹状凹陷,严重哩整个病果烂掉脱落。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炭疽福镁 300400 倍液防治。 褐纹病引起的烂果初期为褐色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明显,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上呈干腐状僵果。 药剂防治可用 65%福美锌 500 倍液喷雾,710 天喷一次。 早疫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受 3、害后往往在花托附近的果面产生椭圆形凹陷斑,暗褐色,表面产生黑色霉层,果面易开裂,严重时脱落。 发病初期可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生长期每亩用 46%百菌清烟熏剂 在傍晚熏蒸。 晚疫病引起的烂果果实染病初期,果面产生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污斑,扩大后中央呈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果不变软,不凹陷,无轮纹,潮湿时,在感病部位产生白色霉层。 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喷洒 25%果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隔 67 天喷一次,连喷 34 次,遇雨应补喷。 疮痂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发病时,初期出现黑色或褐色隆起的小点,或具有水浸状边缘的泡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长圆形黑色疮痂斑,边缘有裂口,潮湿时有菌液溢出。 发现病株后及时喷施 30%菌剂枷倍液,或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 日灼病引起的烂果发病原因是局部受热,温度过高,灼伤表皮细胞引起的。 防治方法主要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早封垄。 脐腐病引起的烂果初期幼果脐部呈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病部颜色由暗绿色变为暗褐色。 引起脐腐病的原因主要是水分供应失调,前期水分供应充足,后期缺水造成的。 防治方法是:保证水分供应均匀,并在早晚进行,掌握的原则是见湿见干,切忌大水漫灌。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