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内容摘要:
2、至灰白色,变软腐烂后,其上密生绿色霉层,病斑扩展到果实的 1/31/2时脱落,全果腐烂干缩成僵果。 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150 克兑水 75 公斤喷雾。 炭疽病引起的烂果多发生在成熟的果实上,初期果实表皮上出现褐色或黑色病斑,并呈同心轮纹状凹陷,严重哩整个病果烂掉脱落。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炭疽福镁 300400 倍液防治。 褐纹病引起的烂果初期为褐色近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明显,病果后期落地软腐,或留在枝上呈干腐状僵果。 药剂防治可用 65%福美锌 500 倍液喷雾,710 天喷一次。 早疫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受 3、害后往往在花托附近的果面产生椭圆形凹陷斑,暗褐色,表面产生黑色霉层,果面易开裂,严重时脱落。 发病初期可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生长期每亩用 46%百菌清烟熏剂 在傍晚熏蒸。 晚疫病引起的烂果果实染病初期,果面产生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污斑,扩大后中央呈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果不变软,不凹陷,无轮纹,潮湿时,在感病部位产生白色霉层。 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喷洒 25%果霜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隔 67 天喷一次,连喷 34 次,遇雨应补喷。 疮痂病引起的烂果果实发病时,初期出现黑色或褐色隆起的小点,或具有水浸状边缘的泡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长圆形黑色疮痂斑,边缘有裂口,潮湿时有菌液溢出。 发现病株后及时喷施 30%菌剂枷倍液,或 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 日灼病引起的烂果发病原因是局部受热,温度过高,灼伤表皮细胞引起的。 防治方法主要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早封垄。 脐腐病引起的烂果初期幼果脐部呈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病部颜色由暗绿色变为暗褐色。 引起脐腐病的原因主要是水分供应失调,前期水分供应充足,后期缺水造成的。 防治方法是:保证水分供应均匀,并在早晚进行,掌握的原则是见湿见干,切忌大水漫灌。 专利查询。茄果类蔬菜烂果识别与防治
相关推荐
2、生能力强、易抽二次花穗的品种如妃子笑、三月红可重些。 用于控穗的药物有荔枝丰产素、乙烯利等控制花穗。 (4)防治病虫害。 危害荔枝花穗的主要病虫害有荔枝蝽象、荔枝瘿螨、尺蠖、蚜虫及荔枝霜疫霉病。 可用乐斯本、克螨特、吡虫啉、灭百可、敌百虫、蚜力克和瑞毒霉锰锌、杀毒矾、大生 M45、甲霜灵等药物防治。 2、加强开花期管理,提高坐果率。 主要抓几点:(1)放蜂授粉。 一般要求每35 亩放一箱蜂。
2、主,药剂防治为辅,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育苗期栽培管理苗床选择地势高燥,何阳背风,光照充足,灌排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多年没有种过茄科蔬菜的无病地块为好;苗床施入腐熟的热性农家肥;播前 1次浇足底水,出苗后多中耕不浇水,如果必须浇水时,可在凉水中掺入适量热水淋浇,防止大水漫灌;播后覆土不可太厚,并在表层撒一些草木灰,有利于提高床土温度;播种不易过密,出苗后及时间苗、分苗,防止幼苗徒长
2、 5 月中旬末或 6 月上旬初开始出现,6 月中旬进入危害盛期,主要危害花蕾和幼果,并影响冬枣产量最重的一代。 从第三代开始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给防治带来了较大难度。 而后的几代分别于 7 月上中旬、8 月上中旬和 9 月上中旬进行危害。 )冬枣树发芽前,要刮除老翘皮,彻底清除园内杂草、烂枣及枯枝落叶,并剪除有卵残桩带出枣园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尔后喷施 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一遍
2、上接 3 至 4 个接穗,利于短期内培养成第一层主枝。 只接一个接穗,发枝后要使其直立生长,否则给整形带来困难。 整形修剪:1、树形结构:生产上可采用三主枝两层开心形,主干高 30 至 80 厘米,第一层三主枝均匀分布,第二层 2 至 3 个主枝,与第一层三主枝错开分布,层内距 60 厘米,层间距 80 至 100 厘米,每个主枝上着生2 至个侧枝,侧枝距 30 至 40 厘米,主枝开张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