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四川省德阳市高考物理一诊试卷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场力做功为零 D.将点电荷 +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问移动,从 e 点移 动到 f 点的电势能变化量最大 【考点】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电势能. 【分析】 本题中电场可以看作是由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叠加而成,结合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情况,判断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 【解答】 解: A、在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 a、 b、 c、 d、 e、 f 点电势相等,但在匀强电场中b、 d、 e、 f 点电势相等,因此 a、 c 两点电势不相等,故 A 错误. B、在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 d、 f 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而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 d、 f 两点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故 B 正确. C、将点电荷 +q 从球面上 b 点移到 c 点, 点电荷的电场力不做功,但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却做功,所以电场力做功不为零.故 C 错误. D、将点电荷 +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点电荷的电场力不做功;而两点间的电势差最大,由公式 W=Uq 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做功最大,则从 a 点移动到 c 点的电势能变化量最大,故 D 错误; 故选: B. 7.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 A、 B 两小木块中部夹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轻弹簧被放开时, A、 B 两小木块各自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桌面落在地面上.若 mA=3mB,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若轻弹簧对 A、 B 做功分别为 W1和 W2,则有 W1: W2=1: 1 B.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速度变化量之和为零 C.若 A、 B 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 △ p1和 △ p2,则有 △ p1: △ p2=1:1 D.若 A、 B 同时离开桌面,则从释放轻弹簧开始到两木块落地的这段时间内,A、 B 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 l: 3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功的计算. 【分析】 弹簧弹开物体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 A、 B 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之比,由动能定理求弹簧对 A、 B 做功之比. A、 B 离开桌面后都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等,由动量定理分析动量变化量之比.由 x=v0t 分析水平位移之比. 【解答】 解: A、弹簧弹开物体过程中,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A﹣ mBvB=0,则速度之比 vA: vB=1:3 根据动能定理得:轻弹簧对 A、 B 做功分别为 W1= mAvA2, W2= mBvB2,联立解得 W1: W2=1: 3,故 A 错误. B、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知,在与轻弹簧作用过程中,两木块的动量变化量之和为零,即 mA△ vA+mB△ vB=0,可得, △ vA+△ vB≠ 0,故 B 错误. C、 A、 B 离开桌面后都 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等,设为 t.由动量定理得: A、 B 在空中飞行时的动量变化量分别为 △ p1=mAgt, △p2=mBgt,所以 △ p1: △ p2=3: 1,故 C 错误. D、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由 x=v0t 知, t 相等,则 A、 B两木块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等于 vA: vB=1: 3.故 D 正确. 故选: D 8.某位同学在电梯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在 0 至 t3时间段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随时间 t 变化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 a﹣ t 图、 v﹣ t 图及 P﹣ t 图 ( P 为物体重力的功率大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 D.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得出电梯的运动规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和功率. 【解答】 解:由于该题没有告诉弹簧的拉力与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依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 1.若 F1=mg,则 0﹣ t1时间内电梯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等于 0,或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等于 0.四个图线没有是可能的; 2.若 F2=mg,则 F1< mg,在 0﹣ t1时间内电梯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向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为负值.所以 D 是不可能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则物体 0﹣ t1时间内在可能向下做加速运动,速度为负,故 AB 是不可能的;而 t1﹣ t2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等于 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故 B 是错误的;又由: P=mgv,可知 t1﹣ t2时间内重力的功率不变,故 C 是错误的; 3.若 F3=mg,则 F1< mg, F2< mg,在 0﹣ t2时间内电梯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都是向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故 ACD 是不可能的; F3=mg,可知在 0﹣ t1时间内向下的加速度大于 t1﹣ t2时间内向下的加速度,而 t2﹣ t3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图象如图, 速度的方向向下,重力的方向也向下,由 P=mgv 可知,图 C 是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故 C 是正确.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 C 选项是可能的, ABD 都是不可能的. 故选: C 9.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水流速为 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 v,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 θ角,如图所示,已知甲船恰能垂直到达河正对岸的 A 点,乙船到达河对岸的 B 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为 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船先到达 对岸 B.若仅是河水流速 v0增大,则两船的渡河时间都不变 C.不论河水流速 v0 如何改变,只要适当改变 θ 角,甲船总能到达正对岸的 A点 D.若仅是河水流速 v0增大,则两船到达对岸时,两船之间的距离仍然为 L 【考点】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分析】 根据小船的运动分解为平行于河岸和垂直于河岸两个方向,抓住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可以比较出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以及两船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大小,与间距,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 A、将小船的运动分解为平行于河岸和垂直于河岸两个方向,抓住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知甲乙两船到 达对岸的时间相等.渡河的时间t= ,故 A 错误; B、若仅是河水流速 v0增大,渡河的时间 t= ,则两船的渡河时间都不变,故 B 正确; C、只有甲船速度大于水流速度时,不论水流速 v0如何改变,甲船都可能到达河的正对岸 A 点,故 C 错误; D、若仅是河水流速 v0增大,则两船到达对岸时间不变,根据速度的分解,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仍不变,则两船之间的距离仍然为 L.故 D 正确. 故选: BD. 10.如图所示,带电质点 P1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面上,在水平绝缘面上距 P1一定距离处有另一个带电质点 P2, P2在水平绝缘面上运动,某 一时刻质点 P2以速度 v 沿垂直于 P1 P2的连线方向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P P2带同种电荷,以后 P2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B.若 P P2带同种电荷,以后 P2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C.若 P P2带异种电荷,以后 P2的速度和加速度可能都不变 D.若 P P2带异种电荷,以后 P2可能做加速度、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 【考点】 库仑定律. 【分析】 分 P1和 P2为同种电荷和异种电荷两种情况来讨论,当为同种电荷时,P2 要远离 P1,当为异种电荷的时候,根据库仑力和向心力的大小关系来分别讨论可能的运动情况. 【解答】 解: A、若 P P2为同种电荷, P P2之间的库仑力为排斥力,并且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不再一条直线上,所以质点 P2 一定做曲线运动,由于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也就越来越小,所以 P2 的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增大,故 A 正确, B 错误; C、若 P P2为异种电荷, P P2之间的库仑力为吸引力,当 P P2之间的库仑力恰好等于向心力的时候, P2就绕着 P1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 P2速度的大小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