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茬西葫芦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热、抗病的品种。 一般在 7 月底至 8 月中旬,按大行距 、小行距 60 厘米,株距 45 厘米在膜上打孔,把种子放入穴中,每穴两粒,然后盖上湿润细土。 三、田间管理(1)定苗:当幼苗长到 12 片真叶后,按留壮去弱的原则,每穴留一株,亩留苗 1650 株左右。 (2)肥水管理:8、9 月份雨水较多,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因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般不易干旱,如干旱应及时浇小水,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开始采瓜后,每 710 天喷一次叶面肥,以补充养分,增加产量。 (3)防落花落果:西葫芦是虫媒花异花授粉作物,秋茬栽培时,传粉昆虫较多,而西葫芦一旦结籽,长个儿小,产量和商品价值就会降低。 如果遇 3、上连阴雨天气,还易落花落果。 因此,应采取 2,4花,可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商品价值。 方法是在上午 89 点,用浓度 2030 毫克/公斤的 2、4溶液,喷刚展开的雌花的柱头,一次即可。 同时,注意及时摘除雄花、疯杈、卷须、老叶、畸形瓜,以减少养分不必要的消耗。 (4)及时采收:一般出苗后 30 天左右,单瓜重 300500 克开始采瓜,23天采一次。 四、病虫害防治秋茬西葫芦生长前期正值夏秋交接之际,此时,高温阴雨天气较多。 西葫芦最易发生的病害是病毒病,其传毒媒介是蚜虫,因此,发现蚜虫,马上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510 克/亩喷雾、并加入增效剂,喷药时叶正反面都要喷均匀,同时,用 20%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病灵 1000 倍液喷雾预防,每10 天喷一次。 发现田间病株后及时拔除,并运到远离菜田的地方深埋或烧毁。 防治西葫芦叶斑病、白粉病、绵腐病等,每 1015 天用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专利查询。秋茬西葫芦的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ABD. 故选 C. 4.近代有人写道: “中国之人震 [惊 ]于格致(自然科学)之难,共推为泰西(欧美)绝学,而政事之书,则似吾中国所固有,无待于外求者。 不知中国之患,患 在政事之不立,而泰西所以治平者不专在格致也。 ”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中国政治制度非常完善 B.学习西方科技困难重重 C.指出 “中体西用 ”的局限性 D.揭露了西方制度的缺陷 【考点】 P3: “中体西用
A、 1000 B、 9988 C、 9999 7. 五千零五十五写作( )。 A、 5050 B、 5550 C、 5055 8. 与 10000 最近的数是( )。 A、 9999 B、 1000 C、 9000 9. 用两个 0,两个 4 组成的四位数中,不读出 0 个是( )。 A、 4400 B、 4004 C、 4040 10. 9998 的近似数是( )。 A、 9990 B、
( ) 任何一个质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 ) 大于 且小于 的两位小数有 10 个。 ( ) 5℃比 3℃要高 8℃。 ( ) 三、数的知识,我会选。 (按要求把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5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是最小的数 B、 0 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C、负数比正数小 D、数轴上- 4 在- 7 的左边 一本书降价 25%的售价是 36 元,原价是( )元。 A、 9 B
a+与 c+的影响;梢节的发育受到 a+的影响. 【解答】 解: A、分析题图,可知 a+影响梢节和中节的发育, A 错误; B、无 a+、 c+不影响基节的发育, b+仅影响基节的发育, B 正确; C、无 a+基因不影响基节的发育,基节的发育受到 b+与 c+的影响, C 正确; D、无 b+基因不影响中节的发育,中节的发育受到 a+与 c+的影响, D 正确. 故选: A.
2、的病菌及害虫。 涂白剂的配制比例一般为:生石灰 10 份、石硫合剂 2 份、食盐 12 份、粘土 2 份、水 3540 份。 涂白的时间以第 1 次在果树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第 2 次在早春。 5、诱杀灭虫。 利用害虫对越冬场所的选择性,秋后在果树大枝上绑草把或破麻袋片,诱集害虫化蛹越冬,然后集中杀灭。 据调查,这种方法对苹小、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可达 47一 78,对山楂红蜘蛛、枣粘虫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削弱相权,增设参知政事分散丞相的行政权,故 C 项正确. 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 C. 4.朱熹认为人有 “天命之性 ”和 “气质之性 ”,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 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 善恶之别。 人们应该通过 “居敬穷理 ”(保持谨值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 上述观点( ) ① 体现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