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补钙的四个误区内容摘要:

2、肥吸收利用率很低,果农应通过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覆草,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或调节土壤 ,增加土壤交换性钙离子含量,以达到根系更强的吸收钙的效果。 误区二:幼果期补钙效果最好,过后补钙没有作用。 实际情况是,在果树生长的整个过程中,叶面喷钙都会起到补钙作用,而且越到后期补钙效果越明显。 幼果期由于果皮较薄,果实较小,就单位面积和单位重量来讲,吸收钙的能力相对较强,但就一个果实来讲,由于果实较小,接触到的药液较少,补到果实的钙的绝对量很少;随着果实的生长,果实表面积增加,喷钙后果实吸收钙的绝对量也在增加,因此,套袋果实除袋后,补钙的作用最好。 误区三:氨基酸钙补钙效果最好。 氨基酸是一种含氮 3、有机化合物,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并能起到迅速补充氮肥的作用;氨基酸与钙松散结合形成氨基酸钙,随着叶面喷施,树体吸收氨基酸的同时也会吸收钙,钙的吸收利用率高于氯化钙和硝酸钙,但氨基酸钙补钙制剂一般含钙量大约 4,经过(500,甚至更高的倍数)稀释后,喷施液的钙浓度非常低,补钙效果并不是最佳。 误区四:含钙量越高,补钙效果越好。 补钙效果确实与叶面肥含钙量有重要关系,但实际上原料型氯化钙和硝酸钙具有含钙量高的特点(可达 35以上),补钙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在于钙的存在形态和钙的活性较低,树体和果实吸收效率低。 那么,究竟那些补钙制剂的补钙效果最好呢。 笔者经过研究和对国外果树补钙产品的分析认为,苹果生产上优质的补钙制剂应该是含钙量在 10%以上,吸收效率在 80以上,以氯化钙或硝酸钙为主要基质的全加工型钙,这类钙制剂具有钙含量高和吸收率高两个特点。 国外苹果补钙产品基本上都能满足上述要求,但在我国,市场上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并不是占主流。 这些产品主要有 堡(原名 宝)含量 18,翠康钙宝含量 16,美林高效钙含钙量在 10以上,其吸收率均在80以上。 补钙时期应从落花后 20 天开始到采果前 20 天结束,每年的补钙次数最好能达到 5 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