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序无关,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表的应用,比较金属活动强弱的方法有:可以通过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以及金属能否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 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 ,能腐蚀大理石等建筑物 B.图书档案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酸雨是指溶液 pH 小于 ,进行分析判断. B、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C、根据常见的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酸雨是指溶液 pH小于 ,能腐蚀大理石等建筑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发生火灾,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否则容易受损,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而使资料损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铁(铁的合金)、硬 铝(铝的合金)、焊锡(锡和铅的合金)都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酸雨的含义与危害、常见灭火器的原理与适用范围、常见的合金、甲醛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装置或实验设计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探究分子运动 B. 鉴别盐酸和稀硫酸 C.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D.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酸、碱、盐的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 解: A、实验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说明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进一步说明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正确; 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碳酸钠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该选项不正确; C、实验过程中,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正确;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和氧气接触,该选项正确. 故选: B.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0.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 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除去 KCl溶液中混有的 K2 SO4 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 B 鉴别 ①CuSO 4溶液 ② 稀 H2SO4③NaCl 溶液 ④NaOH 溶液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 或 ①④③② C 使 Fe( OH) 3一步转化为 FeCl3 唯一的方法只能加入稀盐酸 D 鉴别 NaCl溶液、 NaOH溶液和 BaCl2溶液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 CuSO4溶液,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 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同时放热; 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氯化钠和硫酸铜不能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铜. 【解答】 解: A、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时 ,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在除去硫 酸钾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钡,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B、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判断出硫酸铜溶液,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其它试剂中时,能够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其它试剂中时,放出热量的是稀硫酸,另一种是氯化钠,或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另一种是稀硫酸,因此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 ①④②③ 或 ①④③② ,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使 Fe( OH) 3一步转化为 FeCl3,唯一的方法只能加入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D、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 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火碱与稀盐酸均能发生中和反应 B.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少量的稀盐酸,可能无气泡 C.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均会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溶液质量增多 D.某无色溶液的成分可能为: KCl、 K2CO H2SO4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A、根据中和反应就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分析; B、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的顺序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的特点分析; D、根据常见溶液的盐酸分析. 【解答】 解: A、中和反应就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而纯碱碳酸钠属于盐,故说法错误; B、少量的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才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故说法正确; C、氢氧化 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会使溶液的质量变小,故说法错误; D、三种溶液都是无色的,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 ) A.向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 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一定量的硝酸 银溶液中插入铜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函数图像的应用;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向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锌比铁活泼,与盐酸反应速度锌大于铁;等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 D、硝酸银和铜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析. 【解答】 解: A、向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 pH值是开始时大于 7逐渐的减小到 7然后小于 7,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而不是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 C、由于锌比铁活泼,与酸反应速度快,图象的斜率锌应比铁大;等 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图象的终点应该比锌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 ( NO3) 2+2Ag 64 216 金属的质量增加,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减小,等反应结束后,不再发生改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 程对应. 故选: D. 【点评】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3.类推 ” 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 AlCl3和 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3和 H2; ④ 碱溶 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⑤ 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 CO 气体. A. ①⑤ B. ①③ C. ①②④ D.全部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英文) 9. 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英文) Planting Day (中文) 六、选择最佳答案。 ( 20 分) ( )1. My parents always go to work_____ 7:20 . A. in B. on C. at ( )2. The boys often go ____ on the weekend. A. swim C. swimming
后,其说明效果有何变化呢。 ( 2分) ,作者是如何让说明简明有序的。 ( 2分) 顶碗少年 赵丽宏 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 国的旅游者。 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
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把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分别滴加到 X、 Y、 Z三种金属中, Y表面有气泡产生, X、 Z始终无明显变化;把 X的硝酸盐溶液滴加到 Z中, Z表面析出 X.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Y> X> Z B. Y> Z> X C. Z> Y> X D. X> Z> Y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题,故②正确; ③如果 b⊥ a, c⊥ a,那么 b⊥ c 是假命题,故③错误;④如果 b⊥ a, c⊥ a,那么 b∥ c 是真命题,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13.已知:如图,∠ 1=∠ 2=∠ 3=50176。 则∠ 4 的度数是 . 【答案】 130176。 14.如图: AB∥ CD,∠ B=115176。 ,∠ C=45176。 ,则∠ BEC=_______. 【答案】
yone. My name is Ted. I like (喜欢 ) 1 very much and I often play sports with my friends after school . We play many kinds (种类 ) of 2 games . We all like playing 3 . We all have soccer balls . My
and does some sports. C. 补全短文 ,完成 26— 30小题。 (本题共 10分,每小题 2分 ) David is an English boy. 31 Tony and Alice have two sons, Mike and Jack. 32 Gina is Mike’ s wife(妻子 ). 33 The boy and the girl are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