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xx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内容摘要:

N Cl— 六种微粒。 其中 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Cl— B.消耗 1 mol还原剂,转移 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2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 NO2 和 NO 气体 ,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 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 1)和( 2)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为 ( ) A. 1∶ 1 B. 4∶ 3 C. 5∶ 7 D. 7∶ 5 2某溶液可能含有 Cl- 、 SO42- 、 CO32- 、 NH4+、 Fe3+、 Al3+和 K+。 取该溶液 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 ,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 涤,灼烧,得到 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 BaCl2溶液,得到。 由此可知有关原溶液中离子的说法不正确是 ( ) A.至少存在 4种离子 B. SO42- 、 NH4+一定存在 C. CO32- 、 Al3+ 、 K+一定不存在 D. Cl- 一定存在,且 c( Cl- ) ≥2 如右图装置可用于收集 SO2 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一定体积 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 KHC2O4H 2C2O42H 2O。 若用 L - 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 KHC2O4H 2C2O42H 2O,所需 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 KMnO4溶液的 3倍,则 所用 KMnO4溶液的浓度( molL - 1)为( ) ( 提示: ①H 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 2O4H 2C2O4+ 8KMnO4+ 17H2SO4=8MnSO4+ 9K2SO4+ 40CO2↑ + 32H2O) A、 B、 C、 D、 2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19. 2 g( 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 )。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 ( ) A. 每份溶液中 NO— 3 物质的量为 0. 4 mol B. 原溶液中 H2SO4 浓度为 2. 5molL 1 C.第一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CuSO4和 Cu( NO3) 2 D. OA段产生的是 NO, AB段的反应为 , BC段产生氢气 第Ⅱ部分 非 选择题 (共 50分) 二、简答题:( 4小题,共 50分) 2 (14分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 右 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 1)先关闭活塞 a,将 g铜片和 12 mL 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完成,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 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 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活塞 a之前 ; 打开活塞 a之后。 ②B 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 用文字叙述如何 把导管补充完整 ; ( 2)实际上,在打开活塞 a之前硫酸仍有剩余。 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甲、乙两 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 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 SO2的量,再通过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