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科技(液晶模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对于已 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 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 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通过损益转回。 (7)衍生金融工具 公司利用如远期外汇合约和利率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和利率变动风险。 衍生 金融工具初始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并以其公允价值 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为正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一项资产,公允价值为负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 一项负债。 公司根据政策管理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并以书面方式列明与公司风险管理策略一致 的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原则。 衍生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时,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 对于符合套期会计处理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任何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取决于被套期项目的 性质。 不符合套期会计处理的衍生金融工具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 债。 应收款项 在资产负债表日,除对列入合并范围内母子公司之间应收款项、与生产经营项目有关 且期满可以全部收回的各种保证金、押金以及其他有确凿证据表明不存在减值的应收款项 不计提坏账准备之外,本公司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性质特殊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 减值测试,经测试发生了减值的,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减 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对单项测试未减值的应收款项,汇同其他不重大的应收款项,以 账龄为风险特征划分信用风险组合,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具 体如下: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 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单个客户欠款余额在 的判断依据或 1,000 万元人民币以上(含 1,000 万元人民币等值)的应收款项 金额标准 单项金额重大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 并单项计提坏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个别认定 账准 备的计提 计提坏账准备,经减值测试后不存在减值的,包括账龄组合的应收 方法 款项中计提坏账准备。 (2)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确定组合的依据 组合名称 依据 组合 列入合并范围内母子公司之间应收款 按合并范围内母子公司划分 项 组合 与生产经营项目有关且 期满可以全部 收回的各种保证金、押金(以下简称保证金组 按合约划分 合) 组合 按账龄组合的应收账款 按账龄划分组合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组合名称 计提方法 组合 列入合并范围内母子公司之间应收款 不计提坏账准备 项 组合 保证金组合 不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 按账龄组合的应收款项 按账龄分析法计提 组合中,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如下 应收账款账龄 计提比例 信用期内 逾期 1 年内 5% 逾期 1 至 2 年 20% 逾期 2 至 3 年 30% 逾期 3 年以上 100% 其他应收款账龄 计提比例 180 天以内 180 天至 1 年 5% 1至 2年 20% 2至 3年 30% 3 年以上 100% (3)期末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 单项金额在资产负债日未超过 1,000 万元人民币,已有客观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 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损失,并据此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4)公司确认坏账的标准 因债务人破产,依照法律程序清偿后,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因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 项; 因债务人逾期三年未履行偿债义务,并且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 大的应收款项。 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公司存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销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 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资等,包括各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 品、产成品等。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应计入 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 — — 借款费用》处理。 投资者投入存 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 外。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 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存货期末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成本的,按差 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 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A、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为生产而持 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 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 算。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 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B、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存货跌价 准备。 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 (4)存货的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及包装物的摊销方法: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 1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投资成本确定 A、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 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 资成本。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 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 始投资成本。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子公司按照改制时的资产、负债评估价 值调整账面价值的,母公司应当按照取得子公司经评估确认净资产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 资的成本,该成本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 ,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 —— 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方发生的审计、法律 服务、评估咨询的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B、除企业合并形 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下列规定 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 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 投资成本。 ,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但合同或协议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第 7 号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 ,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 —— 债务重组》确定。 ,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按照评估价值调整的,长期股权投 资应以评估价值作为改制时的认定成本。 (2)后续计量和损益确认方法 A、成本法核算: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 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 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时,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采用成 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 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公司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 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对子公司的长期股 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B、权益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 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 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份,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公司 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 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公司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 后实现净利润的,公司在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 ,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 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并且将公司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 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 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 —— 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 则全额确认。 如果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公司不一致的,按照公司的会 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 损益。 对于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存在与该 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法摊销,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对外投资符合下列情况时,确定为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①任何一个合营方均不能 单独控制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②涉及合营企业基本经营活动的决策需要各合营方一 致同意;③各合营方可能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任命其中的一个合营方对合营企业的日常 活动进行管理,但其必须 在各合营方已经一致同意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范围内行使管理权。 对外投资符合下列情况时,确定为对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①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 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②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包括股利分配政策等 的制定;③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④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⑤向被投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