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北20xx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4, 6能构成三角形, 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 3+4+6=13, 故选: C. 10.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1( a< 0)的图象过点( 1, 0)和( x1, 0),且﹣ 2< x1< 1,下列 5个判断中: ① b< 0; ② b﹣ a< 0; ③ a> b﹣ 1; ④ a< ﹣ ; ⑤ 2a< b+ ,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 求得与 y 轴的交点坐标,根据与坐标轴的交点判断出 a< 0,根据与 x 轴的交点判定﹣ < ﹣ < 0,从而得出 a、 b 的关系,把(﹣ 1, 0),(﹣ 2, 0)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a、 b、 c的关系式,然后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 解: ∵ 抛物线与 x轴的交点为( 1, 0)和( x1, 0),﹣ 2< x1< ﹣ 1,与 y轴交于正半轴, ∴ a< 0, ∵ ﹣ 2< x1< ﹣ 1, ∴ ﹣ < ﹣ < 0, ∴ b< 0, b> a,故 ① 正确, ② 错误; ∵ 当 x=﹣ 1时, y> 0, ∴ a﹣ b+1> 0, ∴ a> b﹣ 1故 ③ 正确; ∵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知 x1•x2= , ∴ x1= , ∵ ﹣ 2< x1< ﹣ 1, ∴ ﹣ 2< < ﹣ 1, ∴ a< ﹣ ,故 ④ 正确; ∵ 当 x=﹣ 2时, y< 0, ∴ 4a﹣ 2b+1< 0, ∴ 2a< b+ ,故 ⑤ 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 ①③④⑤ , 故选: D. 二、填空题 11.分解因式: x2y﹣ 2xy+y= y( x﹣ 1) 2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 先提取公因式 y,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完全平方公式: a2﹣ 2ab+b2=( a﹣ b) 2. 【解答】 解: x2y﹣ 2xy+y, =y( x2﹣ 2x+1), =y( x﹣ 1) 2. 故答案为: y( x﹣ 1) 2. 12.如图,将 △ ABC沿 BC方向平移 2cm得到 △ DEF,若 △ ABC的周长为 16cm,则四边形 ABFD的周长为 20cm . 【考点】 平移的性质. 【分析】 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 CF=AD=2cm, AC=DF,而 AB+BC+AC=16cm,则四边形 ABFD 的周长 =AB+BC+CF+DF+AD,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即可. 【解答】 解: ∵△ ABC沿 BC方向平移 2cm得到 △ DEF, ∴ CF=AD=2cm, AC=DF, ∵△ ABC的周长为 16cm, ∴ AB+BC+AC=16cm, ∴ 四边形 ABFD的周长 =AB+BC+CF+DF+AD =AB+BC+AC+CF+AD =16cm+2cm+2cm =20cm. 故答案为: 20cm. 13.等腰 △ ABC,顶角 ∠ A=40176。 , AD⊥ BC, BC=8,求 AB= (结果精确到 )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BD=CD= BC=4, ∠ BAC=20176。 ,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如图, ∵ AB=AC, ∠ BAC=40176。 , AD⊥ BC, BC=8, ∴ BD=CD= BC=4, ∠ BAC=20176。 , 在 Rt△ ABD中, sin∠ BAD= , 即 ain20176。 = ≈ , ∴ AB= ≈ , 故答案为: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四边形 ODEF 和四边形 ABCD 都是正方形,点 F 在 x轴的正半轴上,点 C在边 DE上,反比例函数 y= ( k≠ 0, x> 0)的图象过点 B, E.若 AB=2,则 k的值为 6+2 . 【考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设 E( x, x),则 B( 2, x+2),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得出 x2=2( x+2),求得 E的坐标,从而求得 k的值. 【解答】 解:设 E( x, x), ∴ B( 2, x+2), ∵ 反比例函数 y= ( k≠ 0, x> 0)的图象过点 B、 E. ∴ x2=2( x+2), 解得 x1=1+ , x2=1﹣ (舍去), ∴ k=x2=6+2 , 故答案为 6+2 . 15.如图四边形 ABCD中, AD=DC, ∠ DAB=∠ ACB=90176。 ,过点 D 作 DF⊥ AC,垂足为 F. DF 与AB 相交于 E.设 AB=15, BC=9, P 是射线 DF 上的动点.当 △ BCP 的周长最小时, DP 的长为 . 【考点】 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 先根据 △ ABC是直角三角形可求出 AC的长,再根据 AD=DC, DF⊥ AC可求出 AF=CF=AC,故点 C关于 DE的对称点是 A,故 E点与 P点重合时 △ BCP的周长最小,再根据 DE⊥ AC,BC⊥ AC 可知, DE∥ BC,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知 △ AEF∽△ A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出 AE的长,同理,利用 △ AED∽△ CBA即可求出 DE的长. 【解答】 解: ∵∠ ACB=90176。 , AB=15, BC=9, ∴ AC= = =12, ∵ AD=DC, DF⊥ AC, ∴ AF=CF= AC=6, ∴ 点 C关于 DE的对称点是 A,故 E点与 P点重合时 △ BCP的周长最小, ∴ DP=DE, ∵ DE⊥ AC, BC⊥ AC, ∴ DE∥ BC, ∴△ AEF∽△ ABC, ∴ ,即 = ,解得 AE= , ∵ DE∥ BC, ∴∠ AED=∠ ABC, ∵∠ DAB=∠ ACB=90176。 , ∴ Rt△ AED。陕西省西安市西北20xx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 E上移动,若点 C、D、 E的坐标分别为(﹣ 1, 4)、( 3, 4)、( 3, 1),点 B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 1,则点 A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4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抛物线在平移过程中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在平移前后不会改变.首先,当点 B横坐标取最小值时,函数的顶点在 C点
N Cl— 六种微粒。 其中 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Cl— B.消耗 1 mol还原剂,转移 6 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2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 NO2 和 NO 气体 ,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
. 个 18. 函数 与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 ① ; ② ; ③ ; ④ 当 时, ( ) .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B. C. D. 19. 已知二次函数 ( ) 与 轴交于点 ( ) 与 ( ),其中 ,方程 的两根为 、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0. 已知 是不等式 ( )( ) 的解,且 不是这个不等式的解,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也有些发红。 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 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 交谈 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 4分米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 12平方分米的圆锥体容器里正好装满,这个圆锥体的高是( )分米。 3厘米,体积是 ,这个圆锥的高是( )。 二、判断: ,所以电线杆是圆柱。 ( ) 2倍,体积就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