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实验中学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内容摘要:
,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2分) ( 2)结合所学,请用史实证明“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列出三条即可)( 6分) (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失败了,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理解。 ( 5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3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 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 1)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 4分 ) ( 2)图 2反映了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2 分 ) ( 3)请说出 1919年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 3分 ) (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你有何启示。 (4分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2 分) “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 政治 上 、思想上、学术上、道德上的黑暗”。 —— 《独秀文存》 请回答: ( 1)此话出自何人之口。 ( 2分) ( 2) “ 德先生 ” 和 “ 赛先生 ” 实际上 分别 指什么。 ( 2分) ( 3)发起这场运动的 主要目标是什么。 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 ( 8分)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5 分) 材料一: 19世纪 60年代,清朝统治者的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 “ 师夷长技 ” 的改革运动。 材料 二: 90 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请回答: ( 1)材料一所指的是哪次运动。 这次运动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 2分) ( 2)材料二提到的 “ 五四运动 ” 的导火线是什么。 发生在哪一年。 ( 3分) ( 3)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什么。 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 8分) ( 4)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 2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7 分) 材料: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 请回答: ( 1)“斯”指什么。 它的全称是什么。 创办人是谁。 ( 3分) ( 2)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 ( 2分) ( 3)它创办的作用是什么。 ( 2分)。陕西省汉中市实验中学20xx-20xx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相关推荐
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 期 22.下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②①③ D. ④③②①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上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 B.人口
2、宜。 库温一般控制在 18c20c,当气温下降时,可增加覆盖物保温;如气温过高,可减少覆盖物以散热降温。 二、坑埋贮藏: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多用坑埋法贮藏生姜,坑的深度以不出水为原则,一般 1 米深,直径 2 米左右,上宽下窄,圆形或方形均可,一坑能贮 2500 公斤左右。 坑的中央立一个稻草把,便于通风和测温,姜摆好后,开始时表面覆一层姜叶,然后覆一层土,以后随气温下降,分次覆土。
斜面体 M受地面的摩擦力 方向 水平向左 第 Ⅱ 卷(共 52分)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 6小题,每空 2分,共 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 13.重为 100N 的货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以 25N的水平推力推货箱时,货箱没有动,此时货箱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为 ;当水平推力增至 35N 时,货箱刚好被推动,货箱被推动后,只需 32N的水平推力作用即可保持货箱做匀速运动
行为、拍公车私用、拍„„许多市民用这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体现了公民在行使( ) ,他可以采取的正确方式有( ) ①找市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②给交管部门及其负责人写信反映情况 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在市政 府门口贴大字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 这说明( )
移民,移民年龄大多为 20~ 50 岁的男性,其中印度人占 %、巴基斯坦人占 %、孟加拉人占%、阿拉伯人占 %、其他占 %。 材料三 “迪拜印象”:原本以为,应该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大沙漠,整个城市应是笼罩在黄色的基调中。 没想到,刚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脑的向你图 4 涌来。 ( 1)迪拜被誉为“海湾的明珠”,分析迪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4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