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栽培金针菇内容摘要:

1、前我国大都采用熟料栽培金针菇,而采用生料栽培金针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和简化高压或低压蒸煮基料的程序。 播种时间:金针菇是低温型菇类,出菇温度为 51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 58。 生料栽培一般在 10 月至 12 月份播种,也可以延后至春节播种。 培养料制备:棉籽壳、麦麸等原料要新鲜、无结块、无霉变,并放在阳光下曝晒 23 天。 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 78、麦麸 20、白糖 1、石膏1;(2)棉籽壳 96、玉米粉 3、白糖 1;(3)棉籽壳 100。 配料中加入总料重 多菌灵消毒,减少栽培期间杂菌和病害发生。 配料时料水比为 1养料含水量保持在 6570。 料拌匀后堆成堆,用塑料薄膜盖好堆闷 2 小 2、时。 如果不进行堆闷或堆闷时间不足,拌入培养料的多菌灵不但起不到灭菌作用,反而对金针菇菌丝生长有害。 播种方法(1)生料瓶栽。 将瓶子消毒后装入培养料。 瓶栽以分层播种为好,即装一层培养料播一层菌种,共播 3 层,最上层加大播种量。 菌种和培养料要紧密结合,每瓶用种量以占培养料 10为好。 播种后用塑料薄膜封瓶并扎紧。 将接完种的菌瓶送入培养室发菌,室内遮光,形成黑暗条件,室温控制在 512。 经过3035 天后菌丝长满瓶。 将发好菌的菌瓶移到出菇室出菇。 除去瓶口塑料薄膜,铺上报纸,报纸用水喷湿,室温控制在 5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 子实体出现后,在瓶口套上长 810 厘米的喇叭形硬纸筒,纸筒小口套在瓶口上,用橡皮筋扎牢固定,筒壁上扎 45 个小孔透气。 纸筒上覆盖报纸,并使报纸保持潮湿状态。 经常对地面泼水,在房间中喷雾。 经过 1520天后就能采收头潮菇。 采收时不留残菇,不损伤菌块。 采收后整理好料面,使菌丝迅速恢复生长。 每隔 2 天喷 1 次水,覆盖数天后二潮菇即可长出。 一般可采收 34 潮菇。 (2)床栽及压块栽培。 床栽,菌床宽度不超过 80 厘米,长度不限。 播种可以采取分层与料面点播相结合的方法,共分 3 层,技术措施按常规。 压块栽培,用木模压块,木模规格为长 50 厘米、宽 35 厘米、厚 10 厘米,点播或混播均可。 两种栽培方式的发菌、出菇、采收及管理均按常规进行。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