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庆一中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N 反向,故加速度为 N 2 3a= = gm3,方向与 N 反向,即垂直木板向下 故选 BD。 【考点】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 律 12.(原创)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 A、 B 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 A、 B球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摆球 A 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摆球 A 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C.摆球 A、 B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D.摆球 A、 B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不相等 【答案】 BC 解析 设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AB、受重力、拉力,二者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故 A错误 B 正确; CD、小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mgtan ,根据 2m gt a n m L si n ,得cosgL ;两小球 Lcos 相等,所以角速度相等,根据 2T 知周期相等,故 C 正确; 故选 BC。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 非选择题(共 72 分) 三、实验题(共 16 分,每空 2 分) 13. (1)某同学利用 如图 (a)装置做 “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的实验. ① 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② 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 (b)所示的弹力大小 F 与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 cm,劲度系数 k= N/m。 ③ 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 (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 cm。 ( 2)(创编) ①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无轮子小车的加速度 a 与小车所受拉力 F 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 要 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 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 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 A、 B、 C、 D、 E 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距离如图所示。 则打 C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该同学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 达式为。 ③ 保持实验小车重量 20N 不变,长木板水平放置,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得到图丙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 现在要让图线过原点,则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 θ应调整为。 【答案】( 1) ① 竖直 ② 4, 50 ③ 10 ( 2) ① AC ② 31442C LLLv TT 42224LLa T ③ 1arctan 2 解析 ( 1) ① 刻度值必须保持竖直状态,即与弹簧保持平行,否则读数会增大偶然误差; ② 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 4cm;弹簧弹力为 2N 时,弹簧的长度为 8cm,伸长量为 4cm;根据胡克定律 F k x ,有: 2k 5 0 N / m0 .0 4Fx ; ③ 由图 c 得到弹簧的弹力为 3N,根据图 b 得到弹簧的长度为 10cm; ( 2) ① 本实验必须平衡摩擦力,否则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的进行;只有保证 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钩码的重力 才能近似 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时要先开电源,后释放小车。 ② C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 AE 或者 BD 的平均速度,即 31442C LLLv TT 求加速度,使用逐差法 ,得 3 4 2 1 4222( ) ( ) 2( 2 ) 4x x x x LLa TT ③ 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倾角太小 本题中长木板水平放置 、小车重量为 20N、拉力是 10N 时,小车恰好不动,又 F mg ,得 = ,平衡摩擦力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摩擦力相等,即 si n c osm g f m g ,解得 1arctan 2 ,所以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 θ应调整为 1arctan 2。 【考点】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外力的关系 四、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 12 分)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沿平直铁轨匀加速行驶,在 100 s内速度由。 ( 1)求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 2)若列车的质量是 106 kg,机车对列车的牵引力是 105 N,求列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 【答案】 2a 4f 10 N 解析 ( 1)列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0vvat 代入数据得: 2a 。重庆市重庆一中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