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绵疫病防治内容摘要:

2、,病斑环绕茎部后发生缢缩,其上部枝叶逐渐萎蔫干枯,湿度大时病部生长稀疏的白霉。 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经雨水溅到茄子下部的果、叶和茎上,萌发芽管由表皮组织直接穿透侵入,以后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萌发后形成游动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形成重复侵染。 秋后病菌在病组织上产生卵孢子越冬。 茄绵疫病在高温多雨、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生严重,雨季早,雨量大,雨日多的年份,病害发生流行。 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偏施氮肥,管理粗放,接茬连作的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如辽茄 3 号、4 号,九茄 1 号,苏州条茄,苏州牛角茄,安阳大红茄,丰研 1 号,通先 1 呈,贵 3、州冬茄等。 (2)避免连作:番茄、辣椒和茄子都是绵疫病菌的寄主,应避免连作或接茬,重病地要与非茄科蔬菜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3)栽培防病: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要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地膜覆盖: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地膜覆盖,阻隔雨水反溅传病。 (5)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力克水剂 800 倍液,或 14%络氨铜水剂 300倍液喷雾,每 7 天喷 1 次,连续 23 次,施药防治要特别注意保护果实不受药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