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地区日光温室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内容摘要:

2、条形水渍状斑,随病情发展,病部凹陷,色深褐并腐烂,导致植株萎蔫。 果实染病,主要是青果,病斑呈水渍状不规则的云纹斑,后变为深褐色,边缘明显。 病部表面坚硬而不平整,潮湿时病部边缘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 番茄晚疫病的病原是致病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菌丝分枝,无色无隔,细而多核。 孢子囊顶生或侧生于孢囊梗上,卵形或椭圆形。 菌丝发育的适温为 24,孢子囊生长、发育的适温为1822。 2 发生特点直接侵染茎和果实以往发生的番茄晚疫病,一般先在叶片上发生,以后逐渐侵染到叶柄、茎和果实上,本次发生的则在叶片、茎和果实上基本同时发生。 扩展速度快以往发生的番茄晚疫病,从发病中心少量发生到迅速扩展一般需要 57 天,本次 3、则只需要 24 天即可全棚发生,扩展的速度更快。 药剂防治效果差使用常规的药剂防治很不理想,不能控制病害的扩展和蔓延,用药后病斑处仍旧着生气生的菌丝。 3 发生原因连年种植稻田镇、田马镇及相邻的围城区的几个乡镇,是我市的主要番茄产区,近几年已经形成了一年两茬番茄的种植方式,连作问题严重,造成晚疫病病菌大量积累,加重了该病的发生。 用药不合理生产中不合理的用药导致了病菌抗药性的迅速增加。 据调查发现,本地区番茄晚疫病对烯酰马啉、72%可露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力克、易保等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 种植品种单一化近年由于商品化的要求,使番茄种植的品种逐渐单一化,加快了番茄晚疫病病菌的抗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