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单元练习-第一单元内容摘要:
第四段中作者说“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这里的“奇迹”指什么 ? 8.石榴的单瓣花有什么特点 ? 第五段中的破 折号有什么作用 ? 10.第七段中作者说“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夏天的心脏”指什么 ? 11.文中最后一段蕴涵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石榴的可爱之处有哪些 ? (二 )阅读下文,完成 13~ 17 题。 (10 分,每小题 2 分 )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 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 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 或鸭一定让步逃走。 这是表示对人惧怕。 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 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 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 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 这食料并不。语文版七年级下单元练习-第一单元
相关推荐
. 但而立, 倪 . 之,久而不 去 .。 ○ 1 见其发 矢 . 十中八九, 但 . 微 颔 . 之。 康肃问曰:“ 汝 . 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 2 “ 无他,但手熟耳。 ”康肃 忿然 . . 曰: ○ 3 “ 尔 . 安敢轻吾射。 ”翁曰: ○ 4 “以我酌油知之。 ” 乃 . 取一葫芦 置 .于地,以钱 覆 . 其口, 徐 . 以杓酌油 沥 . 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回生,缘于当 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男子汉气质。 然而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奇迹的出现,还缘于爸爸在身处临界的那一刻,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 那是用血缘凝结而成的语言,那是用亲情浇灌而成的语言。 从手心向他传递过去的那生生不息的气息里,爸爸读懂了我向他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需要和依恋,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深的爱。
三 、 基础阅读 (一)“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 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为什么说鹅吃饭“真是架子十足”呢。 请在文中找出语句回答。 (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找出文中描写白鹅吃饭时的拟人句,试品味其形象性。 ( 3分) 答
2、覆膜待栽。 亩施农家肥 5 立方米、氮磷钾复合化肥 60100 公斤作基肥。 覆膜同时喷均除草剂。 2、随水定植当茄苗 56 片真叶,地温连续 5 天稳定在 15以上时便可定植。 先栽父本,后栽母本。 3、浇缓苗水定植后,若 35 天无低温预报,抢晴天浇足缓苗水,然后松土保墒。 三、人工去雄授粉杂交1、杂交授粉时期(1)最佳时期:北方地区麦收前后 20 天,即雨季到来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