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xx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和前景乐观的燃料。 ( 1) ① 己知: CO、 H CH3OH的燃烧热( △ H)分别为﹣ kJ•mol﹣ kJ•mol kJ•mol1,则 CO 和 H2反应生成 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 有人设想综合利用太阳能将天然气转化为较易存运的甲醇,装置如下图 , 装置工作时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 1)插图 ( 2)插图 ( 2)一定温度下反应 CO(g)+2H2(g)=CH3OH(g)在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其相关数据见上图。 ① 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用 H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② 5min 后速率变化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 3)在 、 250℃ 和催化剂 (CoI2)作用 下,甲醇可转化为乙酸: CH3OH(g) + CO(g) = CH3COOH(g) 有机合成常有副反应存在。 若反应釜中 CH3OH 和 CO 配料比 (质量 )为 1,甲醇生成乙酸的 选择率为 %,则此反应 CO的转化率为。 ( 4)常温 Ka(CH3COOH)=105, mol•L1CH3COOH 溶液中滴加 mol•L1CH3COONa溶液至 pH=7,此时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比 n(CH3COOH):n(CH3COONa)=。 28.( 14 分)某 菱铁矿 的主要成分是 FeCO3,还含有 SiO少量 CaCO3和 Al2O3。 下图是利用该菱铁矿 制备磁性 Fe3O4胶体粒子的简要工艺流程: (1) 菱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碱浸可否用较便宜的 Ca(OH)2替代 NaOH?说明理由:。 (2)“不溶物 ”加稀盐酸可否改用不易挥发的稀硫酸。 说明理由 ; “不溶物 ”加稀盐酸后 “部分氧化 ”之前还有项操作,化学实验名称为。 (3) “部分氧化 ”离子方程式为。 (4) 如何实验验证 “部分氧化 ”的滤液中存在 Fe2+?。 (5) Fe3O4胶粒的直径的范围是。 35. 【 化学 —— 选修 3:物质结构。福建省福州市20xx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首先要离开母体 C.新植株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2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独有的特点,正确的是 ( )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 2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 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因此癌症都可以遗传 “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故新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面对某市政府不合理的出租车营运收费,司机 A 说:“增加不合理的收费,我们一起去闹闹。 ”司 机 B说:“这个规定确实不合理,但我们应该依法行事,通过正当渠道反映情况,力争解决问题》”。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 司机 A体现有序的政治参与精神 ② 司机 A有遵守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意识 ③ 司机 B 体现有序的政治参与精神 ④ 司机 B 有遵守宪法、法律
2、词:“名、特、优、稀矮晚柚是我国柚类调整品种结构和持续发展的希望。 ”2000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沈兆敏所长视察矮晚柚基地时,测出矮晚柚可容性固形物高达 并题词:“矮晚柚早结丰产,品质优良”。 2000 年 8 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县镇对外农业科技洽谈会”上和 9 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大城市首脑会议、国际对华投资专场洽谈会”上,矮晚柚以其结果早、品质优、成熟晚
2、。 种苗应选择 12 级苗,起苗前 12天浇灌一次透水,使苗床土壤湿润,以减少起苗根系损伤。 起苗时根系带土,带土移栽,适当深栽(埋没根颈处为适度),不露须根,舒展根系,适当压紧,浇定根水,基部盖松土,铺草覆盖。 3、幼苗期管理。 勤锄草、勤浇灌,施薄肥,及时防治病虫,以达到保苗、齐苗和壮苗。 幼龄茶园须人工锄草,禁用化学农药,年除草 4 次,对多年生茶苗,尽可能先在苗际 30
”这一基本条件。 ( 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解释 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 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 DNA 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 4)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 S 型菌有 SⅠ 、 SⅡ 、 SⅢ 等多种类型, R型菌是由 SⅡ 型突变产生。 利用加热杀死的 SⅢ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 S型菌,有人认为 S型菌出现是由于 R型菌突变产生
( 3)随着人工湿地物种丰富度增加,湿地的沉降、分解等作用加强,使污水得到治理。 这种变化属于群落 ________演替,研究表 明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是人工湿地发挥治理 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试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 32( 12 分) .摩尔根在连续多代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将此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获得 F1, 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