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xx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填 “ 混合物 ” 或 “ 纯净物 ” )。 ( 2)从微观角度:用 “ ” 表示氮原子, “ ” 表示氧原子。 ① 用 “ ” 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名称)。 ②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 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 3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标号)。 ( 3)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 196℃ ,氧气沸点 183℃。 将燃着的木条 置于盛满液态 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 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 4所示。 ①Ⅰ 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 ②Ⅱ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 Ⅲ (填“ 属于 ” 或 “ 不属于 ” )氧化还原反应。 ( 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 “ 低碳 ” 出行方式 【答案】( 1)混合物 ( 2) ① 氮分子 ②C ( 3)燃着的 木条熄灭 液氧 ( 4) ①H 2 ②4NH 3+5O2 4NO+6H2O ③ 属于 ( 5) BC 考点:空气 14.( 12分)请同学们搭乘 “ 化学地铁 ” 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 如图 5所示,列车上的物质 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 “2 — 5号站 ” 各站的对应 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 “ 碳酸钠溶液 ”。 ① 列车途经 “1 号站 ” 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② 列车途经 “2 号站 ” 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列车途经 “3 号站 ”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 2) “ 碳酸钠溶液 ” 列车抵达 “4 号站 ” 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 “ 稀盐酸 ” 后出发。 ① 与 “ 碳酸钠溶液 ” 和 “ 稀盐酸 ” 都能反应的 “4 号站 ” 的对应物质为 (填一种)。 ②“ 稀盐酸 ” 列车途经 “5 号站 ”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③“ 稀盐酸 ” 列车途经 “1 、 3号站 ” 时,原 “ 碳酸钠溶液 ” 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 (写一种物质), “ 稀盐酸 ” 列车方能走完。 【答案】( 1) ① 蓝 ②Na 2CO3+H2O+CO2==2Na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